王 鑫
(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人文社科系,寧夏 銀川 750011)
新時期,隨著“95”后逐漸成為民辦高校大學生的主體,如何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高校輔導員苦苦思索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關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提出,高校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1]。這是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新要求。遵循“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積極倡導人生導師制,努力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人才,探索出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徑。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在學生管理和教育方面中至關重要,因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提出了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工作方式的創新,其角色定位也在發生變化,新時期,輔導員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和定位應該是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2]”民辦高校輔導員擔任學生的人生導師,肩負著國家賦予的艱巨的任務,要真正做一名合格的人生導師,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愛,肩上有責,腹中有墨”。如果輔導員不能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無法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輔導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人生導師。
人生導師要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忠于黨和國家事業,熱愛學生工作,品德高尚,為人正直樂觀,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執行力。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指導學生明確人生規劃。輔導員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積淀。用個人智慧去引導學生成才,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大學四年是學生最寶貴的學習時間,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和情感困惑等問題。輔導員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可以通過學習開展系列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在與學生面對面座談的時候,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以7%的言語+38%的聲調+55%的臉部表情以達到最佳引導效果,讓學生從困惑中走出來。引領學生端正人生態度,破解人生困惑,感悟人生真諦。
學生的生活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課余生活、家庭生活、人際關系等。通過平時的接觸、談心、交流以及走訪宿舍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態。同時,每學期開展的學生主題教育和學生戶外活動的組織,不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和精神生活。利用比較重要的節日如:建黨建團紀念日、國慶節、學雷鋒主題活動等系列節日豐富第二課堂,增強大學生的政治意識,樹立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當然,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面很廣,僅僅靠以上幾個方面是不可能做到全面育人的。因此,需要學校各部門的大力配合和支持,需要全校、全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從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輿論育人等方面,共同構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從自身做起,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做好人生導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輔導員負責的學生管理工作非常繁雜,每天要走訪學生宿舍、查課、聽課、組織學生開展安全教育以及課余活動等,日常工作中還要處理各種信息統計,配合機關處室統計、核對各類信息表格,在工作中,輔導員要認真負責,不能有任何差錯。同時,認真做好日常工作之余,要合理安排各類繁瑣事務。
雖然,民辦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是,若想實現學生的人生導師、知心朋友,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不斷的學習和思考。高校輔導員面對的都是非常有思想、有活力的青年才俊。比如近年來高校出現的校園網貸、互聯網賭博等事件的處理方式。如果不了解具體流程,不通過思考想出較為警醒的案例,就無法通過班會的形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當然,作為高校教師的一部分,時刻不能停止學習,通過有效的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隨著時間的變化,很多輔導員停留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閱歷來開展大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使得學生無法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源,對輔導員的權威大打折扣,在學生教育工作中會出現很多阻力。鑒于此,民辦高校輔導員要保持嚴謹的學習態度,對待輔導員工作要懷有敬畏之心。通過學習開闊視野,為人謙和,多一份沉著和思考,努力向專家型輔導員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