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燕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讓學生的知識、素養以及內涵等得到全面發展。對素質教育進行深入分析之后,我們發現素質教育包含的方面是多樣化的,其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得體的行為舉止、禮儀等,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開設禮儀課程就是為了讓學生對自身的體型進行塑造,同時豐富自身的內在修養。在禮儀課程中,進行訓練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是靈活多變的。一個人的形象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重要展示,也是一個人內心情感的體現,高校開設形體課程對于學生的未來影響是非常大的[1]。
形體禮儀是一種非語言的符號,可以對人的各種信息進行傳達的符號??梢栽诤艽蟪潭壬象w現出基本態度以及修養、儀容等。在社交層面上表情形象以及儀態形象、儀容形象等,都屬于非語言符號。形體舞蹈主要是站在人體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利用器材輔助或者其他方式,通過指定的動作,讓人們外在形象得到美化。在進行訓練之后,體態的協調性將會得到改善。形體舞蹈訓練也是一種藝術性訓練,在對人們外在美進行提升的同時,還可以提升人們欣賞美的能力[2]。
高校進行開設形體禮儀舞蹈課程,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目前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高等教育也需要在注重學科教育的同時,增加教學內容的綜合性,使得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二者得到良好的銜接和融合。二者之間的融合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對素質教育的推動,都有重要的意義。
形體禮儀舞蹈課程的開設,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一種對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溝通、求職等能力進行培養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滿足了大學生的自身渴望和需求。開設舞蹈形體課程還可以對高校理論課程進行豐富、完善課程結構[3]。
開設形體禮儀舞蹈對于大學生而言,所造成的影響是長久的,甚至是終身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工作方式的改變,所需要進行的體力勞動也越來越少,因此亞健康人群急劇增加,人們的健康問題逐漸引起關注。大學生群體在校園的時間比較多,除去上課以及體育基礎課之外,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其他的體育愛好或者鍛煉計劃。形體舞蹈禮儀課程可以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不僅如此,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功能,受到大學女生的喜愛。在進行形體舞蹈禮儀的訓練過程中,可以對大學生身體的柔韌性進行鍛煉,另外由于訓練中有較多的姿勢轉換,還可以鍛煉大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這些都能夠在塑造學生良好體型的同時,讓身體得到健康的發展。
開展大學生形體舞蹈禮儀訓練,在影響學生身體姿態以及健康的同時,還能影響學生的情緒等。利用形體舞蹈訓練中身體科學理論以及美學理論,提升學生美的欣賞能力,能對美進行鑒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情舒暢、精神愉悅,生活以及學習的狀態能變得更加積極健康。
形體禮儀舞蹈課程在我國高校開設的時間已經長達數十年之久,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都變得比較穩定。長時間的發展讓該項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比較深厚的經驗,但教師存在過于依賴經驗的問題,沒有隨著時代改變而改變。這就使得人們對形體課程的人文內涵缺乏一定的理解,其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兩個方面[4]。
首先是教學方法。形體舞蹈可歸屬于體育類課程,所以教學目標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形體塑造,提升大學的體育鍛煉技巧。不論哪一門課程的設置,都應該建立在拓展學生知識面以及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上,讓學生的行為得到規范,意志得到增強。而在形體舞蹈訓練中,恰恰忽視了對此相關知識的拓展。
非舞蹈藝術性專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系統學習過舞蹈,因此在該方面缺乏專業基礎。形體舞蹈課程的教師基本上由專業的形體教師組成,因此教師在教學方面,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不足,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遇到較多的困難,或者因為難度太大,影響學習效果。
在形體舞蹈課程教學中,大部分時候都是由教師進行示范,而學生僅僅做單純的模仿練習,主要還是以訓練為主。但是單純的模仿和訓練,使得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如果學生對于形體舞蹈沒有足夠的興趣,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懈怠的心理,使學生無法堅持訓練,難以達到開設形體舞蹈利益訓練課程的初衷。另外舞蹈訓練主要是以教師的教學為主,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其次是教學評價過于刻板,沒有對學生發展性進行評價。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高校的形體舞蹈課在教學評價方面,都非常片面化,教學評價非??贪?。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選用的方法十分簡單,大多數都通過一種舞蹈,或者是形體組合,讓學生進行表演,然后再根據學生表演的實際情況進行打分。雖然這樣的方法可以對學生的形體舞蹈訓練效果進行良好的考察,但是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付出程度。單純地對學習效果進行考察,會由于個體之間的基礎差異,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如部分學生有較好的舞蹈基礎等,那么這部分學生學習效果就會優于無舞蹈基礎的學生,而另一部分沒有基礎的學生,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付出得更多。
為了讓高校形體舞蹈訓練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變,使其符合時代的發展。創新形體舞蹈訓練的教學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設立全新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立足于學生,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基礎,讓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體現。在教學中,學生是基礎,同時也是主體。以人為本的教學方式,要對學生的自身需求以及專業基礎進行充分的考慮。由于大學生的舞蹈基礎或者形體基礎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分層教學。對基礎差的學生,教師應該將教學難度降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取得進步。對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升教學難度,不能因為其基礎較好,就放任自流,不然既不能達到提升形體禮儀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設立該項課程的人文內涵。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需要什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手機、平板的使用越來越多,絕大部分大學生都有不良的習慣,例如駝背或者輕微的頸椎問題等。這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會為學生帶來一定的不適。教師應該針對以上問題,對教學的目標進行調整,適當地進行肩頸的修復和保健。
其次是教學評價的創新。形體舞蹈作為一門提升學生形象的課程,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形象進行塑造以及對學生的氣質進行提升。在創新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同理論相結合,轉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堅持多樣化、多方面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可以增加考核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學生在自主選擇考核內容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表演的方式進行創造,既可以展現所學內容,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幫助同學樹立信心。教師在多樣化的考核內容中,也更加能夠明確學生的真正需求。另外考核還應該注重相關理論有所注重。理論考核主要是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掌握,避免因為過度重視外部訓練,而忽略其內涵意義,造成教學內容的缺失[5]。
在大學教育階段,單純的知識學習已經不能夠滿足發展的現狀。除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之外,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成長以及身體發育。形體舞蹈的訓練可以讓學生身體得到鍛煉,對自身的形象進行美化,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對于美的欣賞能力,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習,提升自信心,為將來進入社會提升競爭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創新大學生禮儀課程中的舞蹈形體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