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娟
(石嘴山市第六中學,寧夏 石嘴山 753000)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也提升為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同學和老師進行合作式的學習方式來探索知識。新課改后,初中語文教學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大膽采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呈現出活躍的氛圍。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拓展,極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和以成績“論英雄”的考評體系下,部分學校教學效率仍然比較低。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對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健全學生價值觀念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校的語文課堂,重點還是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新課改更加側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其宗旨就是改變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挖掘學生的潛力。現有的教育教學體制未能與新課改同步協調,傳統的成績觀沒有大的改變,這造成教師既要兼顧新課改的要求,也要更加注重學生成績,往往兩者難以兼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很陳舊,尤其在我區一些貧困地區和農村偏遠地區。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下,他們認為語文教學就是教和學的關系。還有一些教師教會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就是重復的記憶,認為只有重復多次的記憶,才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以上落后的教學觀念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和潛在需求,更沒有發揮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認為初中語文就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影響了學習效果。
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使學生沒有了學習語文的熱情與激情。《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近年來,我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發現以前的“填鴨式”教學明顯減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教學的大肆泛濫。還有的教師為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寫、自己想,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不到發揮,課堂教學效果難以把握。
教師應當用尊重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還應當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注重學生的反饋和需求。在課余時間,教師也應積極主動與學生真誠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教師要多學習心理學知識,對學生進行適當、科學的心理輔導,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教師應做學生的朋友,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產生對教師信任感和敬意,從而逐漸愛上學習。
教師應該改變其傳統的為考試而學習的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真正認識到教學工作中的投入和產出關系,掌握語文教學高效性的方式。以此教學觀念為基礎,首要步驟需要教師存在對象觀念,即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工作并不是教師單純的注重“教”,還要重視學生的“學”,因此教師應該有以學生為本的意識和觀念;其次,教師應該樹立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學生為了在畢業后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需要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將語文學科的定位設置在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在仔細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在尊重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堅持以知識傳授為主,盡可能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效率,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課文中的景象,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和教學效率。另外,教師正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布置作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環境和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個既高效又活躍的課堂氣氛。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合作式、探究式教學應當得到廣泛運用。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研究,探尋如何通過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學法活躍課堂氛圍。比如,情境教學法就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常用教學方式之一,初中語文課文相對生動并且文章與作者的生活息息相關,蘊含著作者本人的豐富情感,使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難以對其進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教學情景,情景的思想感情與文章相符,以此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度解析,并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