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成
摘要:農村三資主要是指集體資產的資金、資源和資產,加強對三資的有效管理可有效促進農村建設和發展。雖然農村三資管理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實際管理中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三資管理對策,提高三資管理水平,為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村;三資管理;思考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2.011
農村經濟發展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農村不斷加強三資管理一直是農村發展過程中的重點問題。在城鎮化進程加快過程中,加大農村改革,尋求農村三資管理的有效對策,可以盤活農村資產,使農村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增加農民收入,為創新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1 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重要意義
農村三資是農村集體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開展集體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對農村三資的管理可以滿足集體活動的不同要求,使農村集體能對活動進行更好的指導,能更好的服務于農民,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有利于保障農村集體財產安全,村集體作為農村三資的重要管理者,要做好農村集體財產的保護責任,在保證農村財產安全和完整的基礎上使農村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應用,盡可能減少財產損耗,以實現財產的有效利用。通過對農村三資加強管理,可以實現農村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農村資產的利用率,以推動農村經濟向現代化進程發展。實現農村資產的集體化管理,防止資產的流失,提高資產的保值和升值水平。
2 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對策
2.1 加強領導,明確產權
農村三資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三資管理的認識和領導,可以實現集體經濟的快速壯大,可以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要加強對三資管理的重視,將三資管理納入到日常重點工作中,制定三資管理措施,對三資管理進行統一規范。同時要明確三資的產權,以提高三資管理工作的成效。必要時成立三資管理部門,對三資產權進行明確,對資產進行登記,并保證信息的可靠性。對于登記的資產要進行信息數據的公開,以便接受群眾的監督,實現三資管理的透明化。每年都要對三資進行重新核算,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歸檔處理,以實現對農村三資的動態化管理。
2.2 盤活資產,突出資源特色
不同區域有不同的集體資源特色,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在進行三資管理時要突出特色,找到自身的優勢和定位,以實現經濟發展的成功轉型。對于有特色的森林資源、集體土地資源等要加強生態化農業建設,鼓勵農民流轉土地,引進企業對土地進行開發,農民在獲得土地流轉費用的同時也可以在企業打工實現收入的增加。利用森林資源等開發休閑觀光農業,盤活區域資產和資源。在現代農業的理念指導下加強服務型實體的創辦,在對三資進行管理時實現規范化和集約化管理,以發揮三資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效應。
2.3 加強對農村三資的規范化管理
對三資進行規范化管理是三資有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礎。農業在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要結合傳統發展理念,使新的發展理念對三資進行充分利用。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和民主決策制度的建設,對于農村資產進行登記,并對數據信息進行公示,以實現管理的透明化。明確農村三資是集體所有,農民在三資管理時有決策權。因此在進行三資管理時要規范,建立完善的民主決策制度,以保證農民都參與到三資管理中,杜絕三資管理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
2.4 建立農村三資管理責任機制
對農村三資進行管理時要建立責任機制,以農村集體單位的負責人為三資管理的全面負責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明確責任人的職責和管理范圍,將資產、資源和資金的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實行定期考核機制。責任機制的建立要以“錢物分離、責任到人”為原則,通過合理分工來牽制各責任人。責任分工是賬目由會計進行負責管理,財務要實現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賬和卡片賬的健全管理;實物由倉庫管理員進行保管,所有物品要進行登記,以反映物品使用的流動性和庫存情況。物品使用時要與使用人簽訂責任書,以保證物品的維護和保養。
2.5 提高會計的責任
在農村三資管理過程中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責任履行能力,對會計人員實行聘任制,聘任和解聘都由村民委員會集體討論通過。會計要經過考核和培訓后持證上崗。會議票據要規范填寫和管理,各項支出要有合法原始憑證,不能轉讓和盜用。強化民主監督,通過建立監督委員會來實現對三資管理的監督,最終保證監督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實現對三資管理的透明度。
3 結語
農村三資管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點。各級領導要重視農村三資管理,在明確三資產權的基礎上建立明確的責任機制,通過盤活資產,突出特色資源建設來實現三資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鄒古松.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2013,(18).
[2]孔艷梅.加強農業三資管理的措施分析[J].時代金融,2015,(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