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
摘 要: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整合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學科的教學課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技術與課堂的整合有助于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造出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將一些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公式都簡單形象化,改變以往沉悶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整合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我們學習的東西都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和資料整合上可以將數學問題生活化,把數學問題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注重實際性。如,在小學生學習認識幾何圖形特征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物體的形狀提取出來,突出幾何體的特點,使學生在腦海中顯現出圖形的特征,形成一種思維的轉換。這就在無意識中延伸了數學的教學,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了課余知識,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性。如,在教學“直線的認識”時,先用Flash展示一段較短的直線,然后顯示屏上展示出一條直線向兩方延伸的動畫,把“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沒有端點、不可度量”的特征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馬上會把直線這個抽象的特征轉化為形象的特征,深深地印在腦海中。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形式的整合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灌輸式的、教條式的,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以及對人才的培養需求。因此,教師應該把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加以整合,形成新的教學形式。當前數學教學的重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地收集、感知教學內容,將收集到的知識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重組,構建新的知識認知,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這一部分知識,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有相當大的難度。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以畫圖的形式讓學生感受相遇、相向等問題,但因為同時出發和運行速度方向太抽象,學生不好理解,掌握起來總是有一定的困難。
小學生好奇心強,思維認知能力不成熟,這與小學生學習的數學內容形成了明顯的矛盾。所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習內容更貼近生活,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改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增加了教學經驗,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整合
小學生認知能力不成熟,沒有社交能力以及團結意識淡薄。以往的教育方式以授課為主,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都極少交流,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都非常不利。信息技術教育作為很重要的教學目標,必須要求學生在收集、整理、發布信息的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與他人之間協作完成作業,發揚團體的合作精神。通過豐富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研討的技能上相互探究、溝通。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真正理解數學和掌握數學知識,增加學習數學的經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有利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根據內容確定形式,優先考慮教學的實用性,不能影響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以及合理科學的運用,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能夠很直觀、全面地反饋教學效果,以便教師改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數學課堂的教學實踐證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與數學教學內容科學整合,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提高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創設了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優化了課堂教學,從而能培養更多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代振業.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2).
[2]馬俊華.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學周刊,2015(7).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