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育者也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創造理論和創造藝術。”所謂創新教育,就是根據有關創造性發展的原理,運用科學性、藝術性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和健康個性,造就創造性人才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現代體育課堂教學就是要體現創新,然創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變“應試”教學為全面素質教學,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
關鍵詞:體育教學;創新教育;關系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體育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如何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與能力的全面發展,使之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開拓型人才,這一現實的問題實實在在地擺在了我們廣大的體育教師面前。
一、營造激發創新精神的氛圍
1.建立和諧、愉快、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
創造性的本質是思維的活躍性,而學生思維的活躍有賴于對教材和學練過程感興趣,有賴于學生身心的積極主動參與,這就必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的創新思維成果無一不是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的情況下所取得的。
2.讓學生自編自導,是激勵創新思維的好方法
創新能力是一種高層次的綜合能力。然而創新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凡是經過自己的頭腦精確思考而產生的新發現,新發展、新見解,新點子,都是創新。自編,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自導,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通常兒童只對那種他親自創造的事物才能真正地理解。
二、加強心理素質培養,鼓勵創新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也快,也特別善于模仿。一些具體真切的人和事,常常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從而形成一種自尊自愛、自我激勵的動力。學生也羨慕那些英雄模范人物,欽佩他們的膽識和才學,便常常自覺不自覺地照他們那樣去做,去要求自己。
2.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活動多數是以集體形式出現,民主與合作的關系,很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和集體意識。課上常開展一些如接力比賽、小組籃球比賽、齊力共進等需要集體協作的活動內容,促使學生加強團結協同配合,相互支持鼓勵,既培養了參與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又增強了集體觀念。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感,能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運動帶來得樂趣,可以大膽的表現自我,增強自信心。
3.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把單純參加體育競賽活動轉變為培養競爭意識的方法,讓體育競爭的思想遷移到學生頭腦中,以便學生適應社會化大競爭的需要,鼓勵學生渴望與追求勝利,也培養人不怕和接受失敗。在體育活動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發生著頻繁的合作,學生往往也會在合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競爭,這樣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三、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一)嘗試改變教學分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自由組合的分組形式
在教學中,改變過去一般按男女學生高矮的分四組的形式,讓學生自由分組。目的是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和奮斗目標,有利于學習和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
2.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優劣情況和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調節各小組人員的組合,使各小組都適當安排一部分好的學生和稍差的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組員間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分層次教學的分組形式
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小組。結合因材施教和從實際出發的教學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實行因材施教。
(二)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
1.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走進體育課堂,帶給了學生一個全新的教學體驗,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生動活潑、新穎多樣,克服了過去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這樣給學生形成了一個更直觀的感受,大大提高了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效果。
2.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并能在此基礎上,靈活的應用與創造新的運動技能。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一個新的運動技能形成,必須通過教師用精煉的語言講解技術要領、示范動作過程,學生通過聽、看來感知技術過程,而且看是學生的主要信息來源。
四、正確處理好創新精神與德育的關系
創新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推動素質教育的重點,也是新世紀賦與我們每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教育教學改革把發展創造思維、培養創新精神作為核心問題,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為此,每一位教師都要著力教學藝術的研究,讓課堂充滿創新氛圍,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從而推動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
參考文獻:
[1]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00(02).
[2]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J].北京教育,2000(05).
[3]素質教育要突出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J].江西教育科研,2000(06).
作者簡介:
任誦詩(1985.03—),男,江蘇贛榆,教師,二級,本科,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第四小學體育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