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智法
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中小學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各種數據的潛在價值?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第五中學(以下簡稱“松陽五中”)創造性地繪制出學校獨有的“生情地圖”,形成了信息豐富的“生情大數據”,并通過對數據的有效應用,推進學生管理的創新,提升了學校教育管理水平。
1.立足實際,教育現實呼喚“生情地圖”
松陽五中是于2015年9月由原松陽三中集團學校城南校區和松陽縣玉巖中學合并而成的一所新學校。學校組建后,考慮到原玉巖中學的學生學業水平和師資水平都比較薄弱,校領導決定對原來兩所學校的師生進行重新編班和分組。當時.校內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聽說原玉巖中學學生中的“一號人物”將被分到自己班里,就在學生報到的前一天,不顧路途遙遠,親赴70多千米外的革命老區玉巖家訪。后來聊起此事,這位班主任開玩笑說,如果當初有一張能夠全面記錄學生基本情況的地圖就方便多了。
老班主任的這旬玩笑話恰恰擊中了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盲點。雖然近年來為了方便家校溝通.班主任們經常借助校訊通、QQ群、微信群等方式與家長進行互動.但一些現實問題依然存在。例如:有些農村學生家長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更談不上使用QQ、微信等:還有些學生家在山區,交通不便,其家長連學校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都無法按時參加。如何創新管理手段.解決家校聯系困難、信息溝通不暢的問題.是學校全體教師共同面對的課題。
與此同時,2016年3月,浙江省麗水市和松陽縣教育局先后下發了關于開展“中小學教師進家入戶、攜手育人、萬師訪萬家大家訪”活動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意見.對“大家訪”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為落實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要求,滿足學校教育的現實需要,我校的“生情地圖”應運而生。
2.由點及面.構建“生情”三維立體檔案
所謂“生情地圖”,就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將學生的基本情況建檔,變為電子版的地圖。有別于傳統檔案僅有簡單的文字敘述,我校的“生情地圖”是一個包括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在內的三維立體檔案。
“生情地圖”的繪制和應用經歷了由局部試點到全校推廣的過程。最初,學校領導考慮到我校初二(8)班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豐富,并具有很強的開拓創新精神,就決定由他牽頭在該班進行“生情地圖”繪制的試點。首先.班主任及相關任課教師在摸清班級全體學生各自情況的基礎上.對原有的“學生基本情況調查表”進行升級,將學生的個人信息、家庭住址、家庭狀況、父母職業、交友狀況等信息盡收其中:然后,以每個學生為單位,依據其家庭所處地理位置在電子版地圖上做出標注,同時地圖上的各個板塊還可以做超鏈接,真可謂“全班一張圖,萬事在其中”。通過近半年的努力,首張“生情地圖”在該班順利誕生。
有了這張“生情地圖”,學校想要全方位了解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就變得非常容易。例如:該生的家庭位置具體在哪兒,從學校出發選擇哪條路徑到那里更方便?該生的家庭環境如何,直系親屬有哪些,朋友是誰?該生的學業情況怎樣,參加過哪些重大活動,獲得過哪些榮譽,有哪些特長?……所有這些問題,只要在“生情地圖”上輕點鼠標,就可以看到圖片甚至視頻資料,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生情地圖”的誕生和使用,也讓初二(8)班的任課教師們嘗到了甜頭.他們借助“生情地圖”對每位學生進行精準分析,因材施教,學生學業成績進步很快,班級各項指標也名列學校前茅。
為此,學校在2017年春季開學初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全校各班主任按照“一生一情”的原則,將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都建成電子檔案,并繪制出各班的“生情地圖”。全校各班主任在參考首張“生情地圖”模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依據班情的不同繪制出形式多樣的“生情地圖”,既方便了班級的日常管理,也為“大家訪”活動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3.邊繪邊用,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我校“生情地圖”的誕生最初只是為了解決家訪推行困難的問題,但試用一年多來,卻全方位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水平。
其一,轉變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行為。繪制“生情地圖”的過程.也是促使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和行為的過程。例如:為了繪制好“生情地圖”,學校一些年紀較大的班主任開始主動學習PPT制作、圖片處理、視頻剪輯等技能.遇到不會的就虛心向年輕教師求教。同時為了收集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各班級任課教師還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利用節假日走村串戶,深入山間、地頭.利用手機和相機拍下了許多與孩子們有關的精彩瞬間,為制作“生情地圖”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
其二,改進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通過繪制“生情地圖”,我校初步形成了由學校領導牽頭、班主任負責、任課教師參與的學生家訪制度.方便了學校管理者深入一線,及時聽取并采納家長們的正面意見,以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例如:初三年級畢業班的學生學業任務重、壓力大,有些學生感覺學習時間遠遠不夠用,就希望學校能改變現有的作息制度,可又不敢跟老師直接反映。學校教師在制作“生情地圖”的過程中,從家長那里獲知這一信息,并反饋給校領導,于是學校決定根據自愿原則,允許部分初三學生晚上延長一節課學習時間。2017年中考,我校學生的成績有很大進步,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家長以及社會很高的評價。
其三,提升了學校服務工作水平。“生情地圖”集合了有關學生全面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憑借其獨有的大數據優勢為提升學校服務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例如:浙江省曾有一位慈善人士韓女士考慮到我校山區孩子較多,且一些孩子家庭經濟困難,就想資助10名學生。如何從全校1200多名學生中盡快找出這10名最需要幫助的孩子呢?學校政教處、團委老師通過各班級的“生情地圖”,查看了關于全校學生家庭狀況的圖片和視頻,最終鎖定了10名最有困難的學生,并將他們的“生情大數據”發送給韓女士,這一做法得到了韓女士的肯定,10名學生也得到了及時有效的幫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