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麗 張磊
【摘要】在不斷探究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有著借鑒與反思,逐漸形成了班組管理。該模式在中學班級管理中非常適用,但在具體的實施中班主任應在分組、建立管理制度、數據收集等方面做好,以保證管理模式更加完善。
【關鍵詞】中學 班級管理 自主管理模式 數據收集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91-01
隨著課改的深化,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變化,同時它也刺激著管理方式的變化,它為班主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傳統的落后的班級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合新形式下的班級管理要求。有幸去洋師中學和杜郎口中學見到了“兵教兵”,我在想能否“兵管兵”,讓班級管理真正實現自主,帶著這樣的思考,開啟了我探索班級自主管理之路。三年的不懈探索實踐、總結反思,終于形成了今天的管理模式——班組管理。
班組管理顧名思義就是以小組為主要的管理單位,把班長的權利下放到每一位組長手里,在值日班長(當天值班的組長)統一協調和管理下,每位組長各負其責,管理好各自小組的成員。形成組長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競爭的局面。
一、班組自主管理的核心是競爭
班組管理實現的關鍵就是競爭。班內分成若干個小組,不光進行組組競爭還要進行人人競爭。要把組組競爭放到第一位,其次是人人競爭。引導學生小組利益至上,其次才是個人。同一小組內的成員既是戰友,又是對手,這樣可以讓我們的制度很好的實施,互相監督,保證公平。
二、班組自主管理的具體實施
1.合理分組
從入班開始,要依據成績合理搭配,一般六人一組(可根據班內人數而定)。通常選取本組成績最好的為組長,另根據自愿的原則(或指定)選取一名紀律組長,加上四名組員構建形成。為了以后開展工作的需要,根據成績分別給每位組員編上1到6號。
2.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
根據班級情況制定合理的獎懲機制。個人評價包括紀律(課上和課下)、衛生、學習(作業和課堂表現)、月評測、加分、特殊貢獻等方面匯總而成,小組則是由小組成員的評價匯總而成。
3.數據的收集
值日班長履行職責,執行獎懲。班級委員會由各小組長組成,每天輪流值班,值班的小組長就是值日班長,負責一天的班級事務,主要工作是管理班級紀律,協助老師完成好教學任務。小組的每一位同學都受其他五位同學的監督和制約,減少違紀,真正做到生管生,實現管理的自主。
4.數據的統計
小組的分數統計:每天由值日班長公布在后黑板。
個人的分數統計:由組長每天統計。
5.數據的分析
小組數據的分析:從紀律、學習、衛生、加分、單元檢測幾個方面對各個小組進行數據分析,并排名次。
個人數據的分析:從紀律、學習、衛生、加分、月測評、特殊貢獻幾個方面對學生個人進行評比。
6.重視過程管理,強化結果的使用
如果評價的結果不能恰當地使用,則會適得其反,阻礙班級和個人的發展。利益和榮譽的結合使用則會刺激學生的欲望,產生堅持的動力。讓數據說話,重過程管理,全面準確的評價每一位孩子。
7.雙向選擇,尋找各自的契合點,形成動態管理
一般每學期進行四次量化考核,為了更好的實現自主管理,讓每位組長既有壓力又有動力,小組每兩次評價要進行一次重新組合。除了組長外,把班內的同學根據各自的量化得分排名分成A、B、C、D、E五個檔次,其中,A和E檔的同學去選適合自己的組長,B、C、D檔的同學要由小組長選取適合自己的組員,組長選擇的先后由兩次考核評價的結果確定。
8.設置特殊貢獻加分,多勞多得,獎勵積極
班內的管理需要付出精力,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同學要在最后的結果中加分,體現多勞多得。當然這個分數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據你管理的效果而定,也就是讓全班同學選出最好的管理團隊,這樣既讓全體同學起到監督作用,又給管理者施加壓力,從而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對于積極參加學校、年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為班級爭取榮譽的同學要在評價中加分,以調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三、班主任是班組自主管理的堅強后盾
1.班主任要做好值日班長的培養
要想讓班組自主管理良好運行,就必須培養合格的班干部。定期召開班委會,幫助他們分析和解決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強調職則,明確職能。在一次次的競爭和量化中,這些班干部逐漸變得成熟和自信,成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和班級管理的主力軍。
2.班主任要從管理者變身為監督者和裁決者
監督各位值日班長工作的執行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當獎罰出現爭端時,班主任要及時做出裁斷,公平公正,力爭讓每一位同學滿意。
3.透過數據挖掘本質,實現教育的最大化
冰冷的數據并不能教育人,所以我們要借助數據,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打開他們心靈的窗戶,讓一縷陽光透過霧霾照進心靈深處,讓教育改變習慣,改變人生。
在實行班組管理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我總是在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力爭讓這種新的管理模式日趨完善。當然,它還存在很多不足,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攜手共進,讓班組自主管理之花遍地開放。
參考文獻:
[1]普布桑珠.淺談班級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形成[J].當代教研論叢,2017(5):89.
[2]慈建濤.中學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2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