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百崎中心小學 劉秋婷
教育對于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課程的質量是人們一直關注的熱點。有效課堂練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通過對一個個分解后的問題的思索明白小學高年段數學教學內容,將復雜深奧的內容簡單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1.提高教學藝術技巧
有意義的學習指的是小學高年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愿意把握教師所傳授的、耳濡目染的學習知識,教師愿意將學習內容和學習的生活背景與學生在自主發展過程中的學習內容和知識的接納能力緊密結合,因此,小學高年段數學教師會愿意自主提升教學技巧,很多教師采用了親切自然的教學手法,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語言精煉幽默,在提升師生關系的過程中重塑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教師的親和能力。
2.創設有利于興趣提升的教學情境
在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研究中我們發現,小學高年段數學教學中,將新知識納入學生原有知識結構中的主動建構方法,或采用創造學習情境的方式和方法,讓學生自覺地接納知識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利于接收知識要點。比如在學習統計一定人數之內相同特征的概率的數學問題中,老師可以舉例,讓學生統計30人之內同一天生日的概率,有人認為30個學生里有同一天生日的可能性很大,而有的人則認為可能性不大。老師通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引發學生的驚奇感和求知欲,尤其是利用認知和數學統計結果方面的典型差異性,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求知欲望。
3.良好學習習慣與自主性結合
學習習慣是進行小學高年段數學學習的基礎,在科技創新和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教師在精心備課、科學安排靈活的教學手法、提升教學藝術和技巧的過程中,學生會發展出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小學高年段學生學習方程概念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在一開始并不能理解抽象的方程計算概念,因此要求教師通過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引發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積極進行小組討論,做小學高年段數學學習的主人。
4.樹立良性自信心,不驕不躁
小學高年段是一個爭強好勝、好奇心重的階段,對于小學高年段數學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小學高年段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及時地給予刺激和其他褒獎,小學高年段學生有很強烈的求知欲,有著爭強好勝的決心,不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過于拔高,而是應該讓學生感覺到階梯性的成功,學生在不斷的積累與學習過程中取得一點點進步,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激勵,給予學生不斷前進的積極性和動力。基于此,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將更為濃厚,有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例如,在進行復雜的幾何運算時,有的學生可能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強,此時就需要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利用一定的教具,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模擬的形式來了解幾何知識的常規例題。根據教學改革標準的創新式發展,小學高年段數學教師有義務幫助學生建立起主動學習數學的決心。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社會教育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其實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位老師,家長應發揮其主要作用,在學習上督促指導孩子,給孩子指引一個正確的方向。作為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不應該為了自身的事情放棄對孩子的監管,在工作之余應該時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并針對數學學科的具體情況,對孩子的疑難問題進行標注,想辦法幫助孩子。而對于一些本身在數學方面相對薄弱的家長,就更加應該和孩子一起面對數學難題,培養孩子在數學方面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家長應該多和孩子的數學老師交流,找出孩子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使老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孩子在數學學習方面也會變得更有方向性。教師和家長可以一起研討制定孩子的數學學習方案,雙管齊下,幫助孩子在數學上取得進步,提高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在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過程中,要讓初中生主動地學習數學、熱愛數學,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交給數學,并且懂得在學習中進行創新,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加強師生互動,培養初中學生終身學習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其將來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鄧鋒.小學高段數學作業設計與管理的有效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05):60.
[2]明文俊.小學高段數學作業設計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
[3]高連瑞.小學高年段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設計研究[J].新課程(上),2016(03):133.
[4]方玲.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習題的有效作用分析——借助習題留言交流活動設計[J].新課程(下),2012(0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