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簡陽市云龍鎮中心小學 楊 蕓
小學階段是人生剛開始接觸數學學習的階段,也是養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時期,有了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初中高中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將受益匪淺。對于我們小學數學教師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機會,塑造完美學生,從小學開始。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課上課下,校園內校園外,從小事抓起,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的起始階段,分不清好與壞,我們教師是他們人生的引導者,更應該擔起責任。小時候就常聽大人說:“三歲看大。”可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提出并推崇了,這也充分說明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應及早抓起。
什么是習慣?我認為:人的一個動作,如果不斷地反復發生,那就會慢慢變成習慣性動作,這就叫習慣。比如:每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這也是一個行為不斷重復而形成的習慣。
1.培養學生善于傾聽的習慣
傾聽不僅是一種動作,還是一種品質。別人在說話,不輕易插嘴,打斷別人,是對發言者的尊重,更是自我良好素質的一種展示。我們上課時,常常發現有些學生在做自己的事,沒有聽老師講的話。我一直認為:我們老師不光是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要讓學生知道:聽別人發言,可以從中受到啟發,發現問題,同時還能整理內化數學知識,從而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發現解決問題的多樣性,有利于發展思維的活躍性。所以,讓學生養成善于傾聽的習慣,對于實施高效數學課堂教學是刻不容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2.培養學生認真閱讀題目的習慣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審題,從平凡的題中剝出有用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看清題意,教會學生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培養學生會聽課的習慣
一是讓學生養成多方面、多視角、多樣化地思考問題的習慣;二是讓學生養成能聽、會聽、會懂的習慣;三是讓學生養成能靜下心來思考的習慣;四是讓學生養成獲得數學信息、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剝出有用信息的習慣。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外界的干擾,主觀控制力差,能動性不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回答問題不經大腦思考,別人說什么就跟著說。做作業時,經常有人東張西望,不動腦筋,抄襲別人的勞動成果。因此我們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因材施教,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題目可以分層次進行練習,對于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給夠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對于簡單的題,多讓后進生回答,只要他們答對,及時給予表揚,答錯了,也不要批評打擊他們,鼓勵后進生多動腦、多動手,從而激發他們動腦筋的欲望,讓后進生對學習也產生興趣,從而慢慢愛上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
5.培養學生整理知識、提取知識的好習慣
數學學習就是一個進行知識整理、找出與之互相聯系的知識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課上學生很活躍,但課下作業不會做,這就是學生沒有對數學題目的信息進行整理和提取。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重視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整理、細化,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且教會學生方法,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提供一定基礎。
教師要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讓養成教育規范化、具體化;培養好習慣要致力于興趣的激發,要從小開始培養;加強監督,不斷強化;構建“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確保養成教育。
四、培養數學學習的良好習慣的必要性
學生要養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任務,我們一定不能疏忽大意,對學生不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放任自流,就是害學生,要把它當作教學工作的一個常規任務來抓。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學習服務,為后期學習打下基礎。有一句話:人不學習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小學階段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形成嚴密的思維習慣,學生將受益一生。學生愛學習,會學習,才是老師應該著重考慮的事。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長期學習方法,從而成為一種習慣。
綜上所述,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將會讓學生受益一生。因此,家長和教師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義不容辭。
[1]唐守伯.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路徑探究[J].中華少年,2017(32):103-104.
[2]林碧芬.淺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7.(2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