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先民初級中學 楊建兵
【關鍵字】 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初中階段的知識更加抽象復雜,加之學生的學習壓力陡增,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已有基礎就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學困生,并且數量呈現增長的趨勢,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則很容易形成嚴重的兩極分化。針對這樣的情況,初中數學教師除了要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還必須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及時引導這部分學生“脫貧致富”。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項目,受到學生多方面學習因素的影響,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問題,靶向解疑。為此,教師必須深入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更有目的性地查漏補缺。比如,在函數教學單元,考慮到函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問題不斷積累,最終淪為學困生,于是,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手段檢測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迅速找到學生的軟肋。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知識樹將知識結構構建出來,引導學生共同完善知識樹的內容。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對所有知識點各個擊破,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一目了然,從而找到學生的問題所在。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綜合習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了解學生的函數思維是否形成,并且與學生簡單交談,用簡單的提問測試學生,從而知道學生的學習漏洞出現在哪,后期進行針對性彌補。通過這樣的方式,深入探索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了解學生的實際問題,為轉化工作提供參考資料。
相對來說,許多學困生對自身總是缺乏自信,認為自己無法跨越數學的難關。為此,教師必須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給予學困生一定的偏愛,進行鼓勵與引導。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態,設計簡單的練習環節。比如,教師在進行函數知識的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上講臺來畫出相對應的函數的圖象。這樣的練習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以幫助學困生收獲解決問題的滿足感,講臺下的學生則可以配合教師投以掌聲的鼓勵,從而激勵學困生樹立信心。而在課后,教師能夠與學困生主動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特殊偏愛,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并且幫助教師收獲反饋信息,在后期教學中針對性地調整學困生轉化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從心理層次加強對學生的關愛,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各方的關注,樹立信心,避免自暴自棄、破罐破摔。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雙向的,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需要為學生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進行定向補強。比如,在函數應用題的教學中,由于學生難以將實際問題情境與函數知識結合起來,導致出現了較大的學習漏洞。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如果不及時引導學生進行鞏固,就很容易讓這些問題如同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終難以解決。于是,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難度較低且具有代表性的習題,引導學生逐步完成鞏固訓練。要求學生能夠對各個解決步驟進行有效理解,從而形成嚴謹的解題思維,隨后還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練習成果總結錯題與解題模型,從而知道自身的問題出現在哪。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放棄了以往的練習形式,這樣的學習計劃更加具有目的性,有效彌補了個人的學習漏洞,并且鍛煉了自身的學習與總結能力,取得全面進步。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解決學習中的種種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工作有著特定的受眾群體,而面對整體教學任務,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采取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教師將分層教學理念作為基準,落實任務分層。以二次函數的教學為例,這一章節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函數的基本性質,同時學會運用這些性質解決實際問題。在落實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能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根據能力做好任務匹配與分配的工作。針對學困生,主要引導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并且要求學生簡單地進行自主學習,了解自身問題所在,從而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交流,解決個人的學習問題,也實現適當提升。而針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主要引導學生構建良好的函數思維,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任務分層,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學習模式得到了廣泛運用,為了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則可以適當地轉換觀點,巧妙地運用學生的差異,進行差異性合作學習模式。比如,有的學生由于幾何思維發展受限,對于幾何知識難以形成有效理解,所以教師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學生。
總而言之,基于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成果不佳的現狀,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教師首要關注的任務,這不僅僅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更關乎整個數學教學體系的進步與優化。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入探索學困生的成因,從成因出發,針對性地制定轉化計劃。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對學困生給予更多的關愛,通過長期訓練,脫離學習困難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