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林
會計專業是全國高職院校開設最為普遍的專業之一,就廣東省而言,87所高職院校中有58所開設了會計專業。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的優勢所在,會計專業更是如此,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安排和管理始終是各高校的難題所在。為此,本文以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旨在為高職院校提供解決會計專業頂崗實習難的參考方案。
1.未真正做到專業對口頂崗實習。由于會計專業的學生比較多,很多學校無法真正解決學生的頂崗實習,大部分學校會采取兩種模式。有的學校采取“2.5+0.5”模式,即2年半的五個學期在學校上課,最后半年的第六學期進行頂崗實習;有些學校更是采取“2+1”模式,即前2年在學校上課,前后一年進行頂崗實習。這兩種模式都出現一些問題,一是學生在畢業前沒有獲得真正的會計專業實習機會,沒有做過真賬,而只是在校內進行仿真模擬操作,這與真正的頂崗實習有一定的距離;二是以上兩種模式的頂崗實習,學校并未給學生安排頂崗實習崗位,由學生自行尋找頂崗實習崗位,這就導致有些學生難以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實習崗位,會計專業的學生,頂崗實習階段做的是非專業的工作,不能做到專業的頂崗實習。
2.頂崗實習管理不規范。學校目前對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在學生出去企業頂崗實習前制定指導教師,每個指導教師指導15名學生左右,根據學校教務處的要求進行崗前培訓及頂崗實習需要提供的實習材料;二是采用頂崗實習系統對學生每周周記進行點評指導等;三是指導學生寫畢業論文或畢業調查報告。但是由于老師并非專職指導頂崗實習,還需要承擔學校其他的教學任務,老師無法到每個學生所在的單位去現場了解考察,無法真正進行指導,就出現了部分學生弄虛作假,無法達到頂崗實習的目的。部分學校制定了教師巡崗制度,這樣能起到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是學生自己找的實習崗位,依然出現學生未能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專業頂崗實習,可能會晚于學校規定的時間,也會出現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不斷更換實習崗位的情況。同時,對學生頂崗實習難以進行考核,更多的是依賴于頂崗實習系統,無法進行專業的指導。
1.供需存在較大差異。會計專業的學生多,部分財經類的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占整個學校學生人數的四分之一,少的100人,多的4000人,這樣大規模的學生頂崗實習的壓力相當大,而市場上對于會計人員的需求量并不多,小企業可能只需要1-2人,大企業需要學歷更高的學生,而對于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需求量也不多。自2017年3月開始,由于財政部的消息未來將取消會計證,企業完全可以選擇沒有會計證甚至不需要會計專業的人,只要能做好會計工作就可以了,導致有些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無法得到基本的報酬。
2.學校課程安排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由于一般的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比較少,有的企業有人才需求的時候,學生由于在學校有相關課程無法出去企業頂崗實習;稍微大一些的企業人才需求多一些,但一般都無法需求整個班的學生,這樣學校依然不好安排,無法讓一個班的學生一部分在企業實習,另外一部分在學校上課。同時因為人才培養方案已在學生入學之前就確定了,一般的學校不允許調整,這就需要學校能夠做出更靈活的課程安排,才能更好匹配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
以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采取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解決會計專業群的頂崗實習問題,所謂分段輪換式的頂崗實習是指將16周的頂崗實習分成“9+7”兩段,其中9是指進行與專業相結合的9周集中頂崗實習,這9周安排在第四學期,7是指與就業相結合的7周分散頂崗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由于人數較多,企業對人才需求有限,所以再將第四學期9周的頂崗實習進行輪換,比如第四學期會計1班前9周進行集中頂崗實習,后9周再回來學校上課;會計2班前9周在學校上課,后9周在企業實習。這樣處理一方面能滿足企業整個上半年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滿足學校課程安排的需要。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會計專業群從2012年開始進行試點,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在對這種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做得相對比較成熟。
1.選定頂崗實習專職指導教師。為了做好會計專業群頂崗實習工作,使學生真正在進行專業頂崗,必須要有專職指導教師,經過幾年的努力,筆者所在學校由最開始1名專職指導教師變成現在的6名,專職指導教師需要不斷與現有合作企業保持良好合作關系,還要不斷開拓更多新企業給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到學生實習的單位探訪,進行巡崗,掌握學生實習的情況,同時完成教務處要求的頂崗實習系統評審學生周記總結,收集頂崗實習協議等。當然,這需要學校有相關的政策,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如去一天企業調研給于相應的調研經費,開拓成功一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給于相關經費獎勵;在評優評先的時候給于相應的政策傾斜;給于承擔“頂崗實習與畢業調研”課程的教師相應的課時,頂崗實習與教師工作量緊密結合起來,鼓勵教師做專職指導教師,能換算成更多的教師工作量,學校目前對頂崗實習專職指導教師的工作量可以折算成目標工作量的三分之二。在選定頂崗實習專職教師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應考慮教師本身的業務開拓能力,吃苦耐勞的心態及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
2.選擇長期穩定需求量大的合作企業。合作企業的開拓及選擇是進行會計專業頂崗實習安排的關鍵所在,結合實際情況,我們目前會計專業群每個年級有6個班,約270人,根據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安排,也就意味著在第4學期需要有135個頂崗實習工作崗位,為此,專職指導教師就需要開拓市場,這對老師來說是種極大的挑戰。在學生頂崗實習前就必須確定好這些崗位,讓每個學生真正接觸會計行業的相關工作。然而,如何開拓市場這幾乎是絕大部分學校在頂崗實習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學生多,開拓的企業需求量遠遠滿足不了學校的需求。我們最開始是通過教師個人的社會關系及以往合作的企業來提供實習崗位,但這個需求量是相當有限的,為此,通過慢慢的摸索,我們選擇了以會計中介機構為核心的合作企業,只有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和財務咨詢公司對于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需求量比較多,特別是在廣州,會計師事務所有200多家,稅務師事務所100多家,財務咨詢公司僅廣州市番禺區就超過100家,這類會計中介機構為節省營業成本,聘用實習生去處理日常工作中的基礎事務的意愿非常強,這些單位在每年的上半年企業年檢、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和審計業務量非常大,對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需求量相當大。為方便學校管理,在選擇合作企業的過程中應盡可能選擇規模大且支持職業教育的企業,盡可能將崗位集中化。
3.成立校內教學工廠。會計專業學生由于比較多,很多學校無法通過聯系足夠多的實習崗位給學生,因此可以采取成立會計校內教學工廠,將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等會計中介公司引入校園建立校內教學工廠,學校提供實訓室、企業提供業務和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雙方更進一步合作,企業將代理記賬、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審計等業務移到校內實訓室,實現真實業務真實處理,學生在校內實訓室在企業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專業工作,實現不出校門進行頂崗實習。這種方式也能解決很多學生的頂崗實習,各校可以根據學生規模、學校實訓室的數量和企業規模的大小來決定引入多少企業。
4.打破常規的課程設置體系。要實現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學生就必須在實習前將會計專業核心的課程學扎實,特別是實際工作中要用到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需要在實習前掌握好,以便能對工作快速上手,這就要求學校在設置人才培養方案中予以配套支持,比如需要將excel在財務中的運用、會計、稅法、財務軟件運用、成本計算與分析、教學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教學企業項目(會計)等課程在前三個學期學完,以讓學生具備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去應對第四學期的專業頂崗實習,由于每個學期課時的容量有限,這就意味著一些基礎性課程如經濟學基礎、審計學基礎、應用文寫作、經濟法等課程需要安排在第四或第五學期,同時第四學期學生有9周在企業實習,另外9周的校內課程安排也得較為合理。因此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置時需要充分地進行論證,既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也能符合學校的規定。
5.制定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實行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學生的考核評價也是比較關鍵的,頂崗實習本身就是一門必修課,涉及學生的課程成績,每個學生都很關心如何進行考核,為此,我們采取校外和校內指導老師雙重考核的模式。一是學生的考勤由實習單位負責,校內教師也可以通過頂崗實習系統看到學生手機簽到的定位,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二是工作內容以校外教師考核為主,用人單位通過9周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考核,并利用學校的頂崗實習成績考核表填寫考核意見及分數,校內教師則通過學生在頂崗實習系統填寫的周記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并進行評價。此外校內專職頂崗實習教師應當在學生實習期間對各個實習單位的學生進行巡崗,充分掌握學生的實習情況。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從2012年開始逐步實施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從最開始在1個班中進行試點,逐步擴大到2個班、3個班,直到2015年會計專業所有的班集體都采用這種模式,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1.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剛開始實施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時,市場上很多的單位不太接受這種模式,但是隨著學校與緊密型合作企業多年的試驗,由于學生素質較高,專業技能較強、工作上手速度快,深受企業的喜歡,越來越多的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逐漸認可這種模式,最近幾年,整個番禺區的近100家財會中介機構都搶要會計學子,比如廣州本土最大的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更是在第三學期末就提出崗位需求。同時,畢業班的學生出去工作后也不斷推薦學校的師弟師妹,學校的知名度在不斷提升。
2.提升了師資水平。在頂崗實習前,專職指導教師需要到各合作企業去拜訪,獲得每家企業當年的崗位需求數、實習待遇、具體工作內容等,并匯總所有企業的需求信息供學生進行選擇。同時還需開拓新的市場,聯系當年新設立的財稅公司商討合作的可能性,教師通過“跑市場”,除了保持與企業的友好關系外,還能了解最新的財會資訊。此外,專職指導教師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也按照教育部對職業院校教師的要求,脫產到合作企業鍛煉,掌握最新的財會業務處理方式等,教師的實戰能力逐漸增加。
3.學生獲得了專業工作經驗。通過這種分段輪換式的頂崗實習,會計專業大二的學生在工商登記、代理記賬、代理報稅、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等實際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很多實習單位甚至直接讓學生大三也繼續在該單位實習,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綜合素質得到了企業的極大認可,而專業工作經驗是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最欠缺的,大部分學校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前只是做了模擬賬而沒有接觸過真賬,而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解決了這個問題。
4.形成了一套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經過5年來的探索,在學生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中,摸索出了較為科學的頂崗實習考核評價方式,具體如下表:
1.企業員工招聘。對于企業而言,由于學生在上半年進行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企業無需額外招聘員工就能解決企業的日常工作,然而到了下半年及寒暑假期間,學生已返回學校正常上課,這就導致企業的業務無人做,企業面臨是否需要額外招聘員工的問題,如果招聘,來年學生頂崗實習就會出現人員過剩,如果不招,又不能完成日常工作,這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學生頂崗實習考核評價內容

?
2.頂崗實習管理。由于企業的需求比較少,學生頂崗實習分步在若干中小企業,這對于學校進行管理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學校應設置專職頂崗實習教師對學生頂崗實習進行跟蹤管理,然而對學生工作的質量依然無法把控。
1.與大型的財稅中介公司合作。由于會計專業學生較多,而一般的企業對財會人員的需求較少,而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對會計專業實習生需求量較大,因此應以財稅中介公司為突破口,盡可能與本土最大的財稅公司合作,逐步形成訂單班的模式。
2.滿足企業全年實習人員需求。由于存在著企業是否招聘員工的問題,學校最好與大型財稅公司合作時將實習期設定為第四至第五學期,保證全年都有會計專業頂崗實習學生為企業服務,這就對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極大挑戰,學校應認可學生寒暑假實習的學時及學分。
總之,高職會計專業分段輪換式頂崗實習的一條嶄新的路,也是提升會計專業學生實戰能力的抓手,雖然在實施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但必須堅持走下去,真正為學生成長和成才服務。
[1]劉水林.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合作運行機制探索[J].經貿實踐,2016.5.
[2]郭琳琳.高職會計專業二階段式頂崗實習模式的運用[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2.
[3]牛艷莉.高職院校“多學期、分階段”頂崗實習模式實踐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6.
[4]申屠江,平羅罹,劉振香.高職院校滾動頂崗實習的實踐和理性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