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它是徹底的科學性和鮮明的實踐性的統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學說,及其繼承者與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不僅指導了當時的社會歷史發展,而且對我們正確認識當今世界的新情況,解決當今世界的新問題,指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順利進行都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歷史使命;無產階級
馬克思主義作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有機統一,包含有極為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擔負著理論與實踐的多方面的使命。但是,就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而言,它的全部內容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說明和指導無產階級完成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學術界普遍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它的最高宗旨就是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指導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實現人類的徹底解放。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就是無產階級實現其歷史使命的條件的學說。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始者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論述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學說作了完整地系統地闡述。《共產黨宣言》中論述了無產階級的產生,發展及其特點,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不但人數在不斷增多,而且它的力量及其反抗情緒也在不斷增長。《共產黨宣言》還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其它階級,指出那些站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中間的小工業家,小商人和農民,都具有搖擺不定的二重性,它們是不能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擔負起推翻資本主義,消滅階級的任務。所以,《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因此無產階級擔負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最后消滅階級。馬克思恩格斯的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學說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這個基礎之上的。
馬克思恩格斯從分析階級斗爭入手,從而發現人類社會的歷史的生產發展史。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們從事政治和精神活動的前提。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具體表現為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必然導致經濟危機,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必然造成資本主義統治的薄弱環節從而引發無產階級起來推翻資本主義,創建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提出了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原理,而且付諸了實踐,他們幫助改組正義者同盟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他們親自創建了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把世界各國無產階級組織起來,從而為無產階級歷史使命而戰斗。巴黎公社革命實踐告訴我們,無產階級能夠而且必須自己解放自己,但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實踐是曲折的發展過程。
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論述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學說的與時俱進和創造性性運用,毛澤東一生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索。1948年,毛澤東表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即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毛澤東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首先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最后奪取全國政權。在一個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找到通向社會主義的人民共和國之路,是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歷史使命學說在中國創造性運用的結果。
20世紀70年代,在世界科技革命風起云涌和政治經濟形勢急劇變化的情況下,鄧小平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學說的堅持繼承和發展主要表現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后一定要致力于發展社會生產力。鄧小平堅持并發展了馬列主義經典作家這些思想,把發展生產力看成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奪取政權建成社會主義是無產階級從政治上獲得解放而大力發展生產力使人民富裕、幸福,是使無產階級從經濟上獲得解放。這是對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原理的深化和發展,是在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實踐無產階級歷史使命原理。但不是通過階級斗爭的方法,而是通過經濟的方法,運用經濟規律和經濟杠桿。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體現出優于資本主義,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物質基礎。由此說來,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完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任務,是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創造物質基礎的需要。
十九大上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集大成、新飛躍,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獻,無疑也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跨入新時代的政治宣言。
三、結語
作為生活在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的追隨者,我們必須時刻洞察世界的風云變幻、把握時代脈搏、掌握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動態,解決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地發展馬克思主義,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圣神而莊嚴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盧肖文.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奇林.關于馬克思主義歷史使命的研究綜述[J].法制與社會,2009(7).
[3]胡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旗幟[D].中青在線,2017,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