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平
摘 要:現在初高中英語的過渡與銜接已成為一個炙熱的話題。由于學習環境以及方法的變化,大部分學生沒有適應,還是使用初中的老方法來學習新知識,導致英語成績下滑,逐漸的對英語失去興趣,漸漸產生厭煩之感,甚至會影響到其他學科。所以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思想指導、知識銜接、方法指導以及興趣培養方面做好充分工作,幫助學生完成這一過渡段的學習,進一步提高英語成績。
關鍵詞:英語;銜接;方法;心理
高中英語教學方式不再像初中,學生也不是靠死記硬背來學習,而是一個全新的教育教學階段。高一階段,無論是被分配在尖子班還是普通班學生,都會感到學習壓力比初中大很多,所以師生之間就要做好一定的協調工作,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可緩解學生一定的壓力。因此,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影響過渡的因素
(一)教材內容差異
初中三年,英語知識涉及方面較少,內容較為單一和簡單,一般要求學生掌握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就行,再有了解一些簡單的語法知識,很少出現較難理解的部分。在考試題型較為簡單,就拿閱讀理解來說,答案一般在文章中都能找到。然而,升入高中之后,教材內容豐富且難度大,而且教材數量很多,知識點也增加,尤其在語法上,例如“The secret of success is based upon a burning inward desire-a robust,fierce will and focus-that fuels the determination to act,to keep going even when we are tired and fail.”這一句中主句中套一個賓語從句,還有短語,大大加深了難度。在閱讀材料方面,擴展內容也越來越廣,更加貼近現代生活,時代信息較為濃厚,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教育、科技、經濟和人物傳記等,學生難以適應。
(二)教學和學習方式、方法不同
初中教學課時較高中多,教師則會對每一個知識點講解得很透徹,所以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對于知識的鞏固就更加牢固。相對于高中來說,教學時習慣講究系統學習與歸納,再加上課時少,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鞏固,對于不是很難的知識點,教師并不講全講細,所以學生一下子難以接受。在學習方式上也會有差異,很多學生還是采用初中的方式進行學習,死記硬背,不會聯系、總結,這種方法對于高中來說顯然是不行的。
二、解決對策
(一)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
在初中到高中這一過渡階段,要做好它們之間的聯系,不能斷鏈。所以在教學的時候,要教師也要經常聯系初中知識,讓兩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也更能讓學生接受和理解。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能因為學了新的知識就忘掉之前的,不能走“邯鄲學步”的道路。教師在授課時,例如,講到定語或賓語從句時,可以先復習初中學過的,讓學生有緩沖時間,易于理解。學生應該在初中基礎上,運用新的方法學習,相互結合,才能總體上提高成績。
(二)教學方法指導
正確的教學方法指導是提高成績的關鍵。學習英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背單詞。很多學生還是采用笨拙的方法,一個一個字母死記硬背,雖然背得很快,但也很容易忘記,面對高中大量詞匯顯然是行不通的。教師就會帶領學生采用拼讀法、諧音法和前綴、后綴法等,例如“applicant/assistant/resistant”這些單詞都含有“ant”后綴,意思表示做一類工作的人,這樣就更好記憶。很多初中畢業生學的都是啞巴英語,所以語音的鍛煉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階段一般不注重發音方面,致使很多學生讀單詞的音調千奇百怪,就會影響聽力。在高考中,聽力所占比例也很高,抓好聽力的也是提高英語的方法之一。所以在教學時老師要經常注意學生的發音,在重度、輕讀、爆破等訓練更要加強。
三、以人為本
(一)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在開學時,教師要事先講清楚高中課程的繁重和自己的教學思路等,讓學生做好一定的準備,不然的話,在大量知識的沖擊和陌生的教學方式之下,有的學生一時難以適應。高中是人生中具有重大轉折性的階段,想必學生也會考慮得更多,心理負擔很重,就需要有人替他們開導。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獨自一人,找不到人傾訴心里的想法或困惑,這時教師的角色的就顯得很重要。教師就要經常關注學生,及時給予他們一些建議和指導。
(二)樹立學習信心
部分學生中考英語分數都是120分以上,然而到了高中有時候及格都有點困難,心里會產生失落感,就漸漸失去信心。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贊賞能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自主學習動力,發揮自己的長處。因此,教師在上課期間,經常說一些鼓勵他們的話,一方面,可以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另一方面,逐漸培養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后,可以舉行一些英語對話或者小游戲,鍛煉學生使用英語交流,慢慢的對英語重拾信心。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有很大影響,在不知不覺、日積月累中改變我們的一切。在學習英語時,就要養成好習慣。在書寫方面更加注意,俗話說“見字如見人”,作文書寫的漂亮與否,是贏得高分的一個竅門。在學習過程中,要經常運用詞典和其他資料進行學習,時常翻閱自己的錯題本,在考試時盡量不要再犯相同錯誤。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和做好學習的總結和思考,按照計劃進行,才會有條不紊,才不會出很大失誤。
青少年是我國未來的希望,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力軍。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一項工作任重道遠,需要師生密切配合,共同找出一條符合學生心理和學習的途徑,從而更好的完成它們之間的過渡。教師則鉆研教材、創新教學方式,學生則提高適應能力、增強自信心,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能夠向高校輸入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譚麗娜.論新媒體背景下報刊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報業,2017(16).
[2]李向蘭.初中英語寫作中邏輯性思維淺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