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 要:“建立預警機制,抓好關鍵環節”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的一個特點,其目的就是增加學生管理工作的預見性和科學性,把工作做在問題可能出現的前面,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使工作具有超前性的特點。
關鍵詞:學生違紀行為;原則;建立跟蹤檔案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復雜,學生面臨的各類壓力也在逐步增大,建立學生違機預警工作辦法對提高學生的法紀觀和自律意識,提升學生的素質和修養,保障學校良好的教育教學及生活秩序,保護全校學生人身及財產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學生違紀預警工作要堅持完善、系統的工作體系
違紀危機預警分為三個等級:一般預警、重點預警、退學預警。
1.違紀危機預警對象的判定
根據高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如就業、學習、經濟、心理等方面的壓力,身為高校學生工作者,應當在學生發生違紀行為之前根據其在學習生活上的異常表現了解、判斷其是否應成為違紀危機預警的對象。根據我校具體情況和以往的工作經驗,現列舉以下幾種可列為違紀危機預警對象的現象:由于校園環境的不理想,感到灰心失落,從而在行為上刻意不遵守或忽視學生管理規定的;由于考入我校時自身修養素質有欠缺,法律法規意識淡薄,有不良習慣和嗜好的學生;家庭或社交圈子出現較大變故,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從而產生不能適應校園生活的逆反心理,造成違紀行為的學生。在以上三種現象中,我校學生出現最多的,也是最常見的違紀行為是第二種,也就是說我校的學生違紀現象的起因主要是因為自身素質的欠缺引起的。具備此類現象的學生在沒有發生違紀行為前,要將其列入一般預警的范疇。
2.學生違紀行為處理的程序要與預警工作相結合
判定為違紀危機預警對象的學生,發生違紀行為后,要根據我校《學生手冊》中的相關規定進行相應的系或校級處理,并列為重點預警范疇,所在系應為其建立違紀預警檔案,并進行定期的談話和跟蹤式教育,根據違紀學生的成因找到突破口,及時警醒、糾正偏差,盡早回到正確的前進軌道上來。在處理學生違紀行為時切忌帶有負面情緒,認為犯了錯誤的學生沒有必要繼續關注,進行相關的處分登記后不聞不問,涉及到與其相關的評優評先時直接選擇忽視,這與我校的管理方針背道而馳。建立預警檔案中要有定期的談話記錄,日常工作中要關注重點預警學生的心理狀態,不能因為一次違紀行為,讓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蒙上一層陰影。根據學生手冊中的規定,在學生一年或半年內沒有發生違紀行為,且表現良好的要及時主動的考慮為違紀學生辦理相應的解除處分手續,激勵學生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前進,經解除處分的學生要降為一般預警的范疇。對違紀學生進行的紀律處分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培養自身的法及法規意識,明白自己做錯了事無論在校園里還是在社會上都將受到相應的懲處,這是教育學生的一種手段,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后走向社會時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而違紀預警工作正是學生違紀前、后教育的具體體現,兩者相輔相成,有著緊密的聯系。
二、學生違紀預警工作中三項基本原則的實際應用
違紀預警工作的三項原則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懲前毖后的原則、情感性原則。
學生違紀處理的過程中,要保持及時與家長溝通的良好方式,學生違紀后由主管的輔導員老師及時和家里取得聯系,此項工作尤其在學生請假和返校期間顯示的尤為明顯,學生請假回家后,輔導員老師都會與家長取得聯系,確認學生是否真正的回到家里。返校時學生未能按時到校,主管老師也會與家長取得聯系,確認學生的去向。當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有異常時,老師也會跟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產生異常的原因,并及時采取對策,使學生盡快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尊重家長的意見,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配合老師把學生發生的問題解決。家長的反饋要在預警檔案中有相應的體現,以便學生工作者總結經驗。
三、懲前毖后的原則
學生發生違紀行為后,根據所犯錯誤的性質,如校園暴力行為,各系要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法律意識,提高自身的自律性。開展系級的學生教育大會,使其他學生意識到違紀行為后果的嚴重性和惡劣性質,并引以為戒。使學生及時的接受教育,改正不足,確保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從而起到懲前毖后的作用。預警工作重點是“預”,要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在關鍵節點上要有預防、有預案,在日常處理學生事務的各項工作中,發現有不尋常的跡象,就應當給予關注,若等到事件發生了再去解決處理意義并不大。“預”后要“警”,警示給誰?警示給學生本人和學生家長,及時與家長溝通,將事件帶來的影響或即將帶來的影響與家長和學生本人說清楚、講明白。尤其是在違紀預警工作中,學生受外界因素影響可能反映出曠課、情緒激動等表象,學生工作人員要以教育為主,發現狀況后及時了解情況進行處理。
四、堅持情感性原則
如前面所述,違紀處理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學生增強自身法律法規意識和自身自律性,是教育的一種手段,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身為學生工作者要從真正關心學生成長的立場出發,對犯錯誤的學生要投入更多的感情,加以更多的關心和指導,切忌放在一邊不聞不問。要積極主動的進行教育,將重點預警和退學預警范疇的學生盡早的通過教育恢復到一般預警的范疇,這與學生工作者日常的不斷關注、不斷溝通是分不開的。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真正關心自己的,才能發自內心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錯誤,不能單純的以處分升級、處分裝檔等規章制度對學生施加壓力。
參考文獻:
[1]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體系.
[2]學生手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