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愷
(寧波經貿學校,浙江 寧波 315100)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的體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開始重視體育鍛煉,但目前仍有部分中職院校沒有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一味地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忽視了身體的培養。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必須要面向社會的需要,為社會輸送有扎實知識技能基礎以及擁有健康體魄的人才。各大中職院校應根據自己院校的特點設計體育教學模式,避免教學模式的滯后性,促進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中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相比,其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興趣以及學校的體育設施都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如果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就會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遇到較大的困難。通過調查發現,許多學生反映自己學校沒有配套的體育器材,甚至有的學校沒有操場,或者是操場的條件較差,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還是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就會讓體育課無法進行,只能流于表面形式,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各中職院校應根據本校的特點設置體育課程,并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的身體素質都能得到提高。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反映發現,一些學校的體育設施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有的學生希望學校能夠了解自己的想法,設置自己喜歡的體育教學內容。各中職學校應積極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設置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公開化,讓學生了解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及基本內容,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有利于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許多中職院校開設了體育教學,但是其形式和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嚴重脫節,以至于使體育教學缺少一定的實際操作性。中職院校模仿普通院校的教學現象嚴重,忽視了本校的教學特點,使得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內容模式都缺少一定的實際操作性,使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出現矛盾。學校應將教學目標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及學生的學習態度相結合,三位一體共同促進體育教學的完善,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學生體育習慣的形成。
學校的體育教學應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體育習慣的養成,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但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學生對學校設置的體育課程不感興趣,教師和學生都在做表面工作,使體育教學沒有發揮真正的效用。許多學校缺少體育教學目標,只是按照規章制度設置一些體育課程,但是體育課程安排極不合理,而且其課程主要是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學校按照教學大綱來安排教學課程,其自主創新的空間相對較小,使體育教學活動的實踐受到一定的限制,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不一致。
現在中職院校中的體育成績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學生的出勤情況和考試成績。這種評價體系只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情況,卻忽略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考核。中職學校的學生與高校學生不同,他們進入社會主要是從事一線崗位的技術員工,所以對這些學生來說不僅需要扎實的技術本領,同時還需要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目前學校的評價體系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的考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深化學校體育事業的改革必須加強全員的體育意識,明確學校的體育教學理念。首先,應加強學校領導及全校師生的體育意識,增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體育教學的良好發展有利于全校師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立。學校領導要平等對待文化課程教育和德智體美的教育,要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懈努力。
發展中職院校的體育事業必須重新樹立學生的健康意識和參與意識?,F在的學生生活無規律、飲食習慣不健康等使他們的身體素質不斷下降。通過學校的體育課程讓學生了解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進而積極參與到學校的體育教學當中來。體育老師在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學校的體育課程中的同時還要借助課程安排為學生普及一些體育知識,讓學生了解健康的意義,同時還需要讓學生了解到一些正確的飲食習慣,為學生灌輸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首先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參與意識,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堂有利于教師、同學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收獲友情。
體育教學的發展需要完備的體育設施的保障,所以為發展學校的體育事業必須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管理,以及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現今許多中職學校的體育器材老化嚴重,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學校應盡快改善目前的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學生引進一批新的健身器材,同時加大基礎設施的管理,注重對器材的保養與維護。
體育課程的設計應該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一定的創新,讓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滿足現在中職學校教學需要,同時尋求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教學內容上要考慮到中職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要結合時代的發展,增加一些新穎的、具有時代化的運動項目,這樣不僅可以調到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方法上也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需要進行靈活性的調整。教學方法上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進行啟發性的教學。老師切勿以成績對學生進行衡量,要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學校資源畢竟有限,所以完善體育教學環境應借助社會的力量,通過社會資源的引入,幫助學校建立更好的教學環境。首先,學校應加大宣傳力度,增大社會上的企業及用人單位對學校的了解,建立學校與企業間的合作模式,從而幫助學校建立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其次,學校也積極尋找機會讓學生參與到社會中去,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同時幫助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教學評價體系決定了教師的評價標準,同時也左右著學生的努力方向,所以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新的評價體系應注重學生的動態發展,不能以成績的去衡量學生的優劣,要注重學生體能、技能以及合作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享受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社會的發展為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追求學生的上課成績,同時更要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各中職學校要高度重視本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轉變教學模式,注重教學創新,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