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李娟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442000)
產品形態設計這門課程的設置中既有對概念需要理解的內容同時也有需要在理論指導下進行實踐的內容。結合產品造型設計課程教學的實踐經驗,通過對產品造型設計課程教學特點的分析,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和重新設計。
“產品形狀設計”課程是工業設計專業基礎課程。課程強調對“形態”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重在講授形態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塑造方法,通過課程設計實踐強化學生將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現代產品設計中的工程實踐能力。
課程還強調形態是產品全面、系統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不僅在于使產品的外觀形態符合時代的審美要求,同時還聯接著產品的功能與結構、材料與工藝、用戶與人機的關系,有著以形態來充分滿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并使之符合現代工業生產特點的重要訴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課程有以下缺點:
1.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學生在學習完的過程中部明白為什么要開設這門課程、學習完這門課程以后能夠習得什么樣的能力、以及在課程中自己能夠做什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但采用了最終評估方法的標準化評估。沒有強調過程評估,導致學生完成課程后,成就感降低,并降低了學習興趣。
2.產品造型設計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三維造型概念,造型方法和造型美感。例如陳舊、單一等,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啟發價值。因此,為了確保學生對良好產品形態的感知,應加強案例的設計水平,設計方向和設計風格。
3.學生脫離他們學習和實踐的理論知識。很多時候學生在上萬產品形態設計課程后只是簡單的把該課程理解成為形態的演變與認知而不知道課程中所講述的關于形態結構,形態來源等教學內容在實際的設計中應該怎么運用。
產品形態設計課程包含兩個重要部分:理論與實踐。基于課程教學改革的特點,將其分為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
大多數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都是藝術考生,積極思考應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特別是理論教學部分要避免枯燥的概念講解,授課過程中以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方式進行,例如可設置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式思考與討論,討論的形式可以豐富。要避免一般國內“產品造型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生傾聽這種無聊的理論灌輸,例如在仿生形態設計理論知識的講解中可選取一種基本形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與給出的基本形態有相關聯的自然界的各種生物,然后通過圖片收集的方式來把自己所觀察的內容進行整理之后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討論的過程中可不僅僅只拘泥于具體形態的描述可延伸到更豐富的內容,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們一再引導,密切聯系這個問題。這種以學生討論為主,老師退至觀察引導的教學方式更能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同時老師也能通過觀察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從而更能深入了解學生對所傳授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能更針對性豐富教學內容。
產品的外觀設計過程突出了學生三維造型概念,造型方法和造型美感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引入高水品的教學案例有助于學生理解課堂中講授的理論知識在實踐課題中的運用,同時能幫助學生了解時下最新最前沿的設計案例。
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與時俱進,將網絡教學引入課堂,尤其是針對《產品形態》設計這門課程,案例更新速度快,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利用互聯網平臺及時給學生推薦新鮮資訊,不僅能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時俱進同時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課上課下聯動教學,例如可給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設計公眾號,讓學生在課下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及時了解設計的新鮮案例,并選取所推門戶的優秀案例作為課堂案例解析的實例,有了課下的案例提前了解在課堂討論過程中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產品空間形態想象力,并綜合運用各種形式創作手段來創造形態設計。在了解產品形態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的對形態進行解構重塑不去從材料方面讓學生深入理解形態制造過程中的材料成型工藝特性、成型工藝方式、成型工藝的實施及工藝最優化方式等相關要素那學生最終只能停留在簡單粗淺的形態認知上。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深入到材料加工的現場,并且如能完整的看到某一形態的材料塑性過程,這樣就能深入幫助學生理解材料特性與形態成型之間的關系。
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是設計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高校在進行產品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任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以上是筆者根據一線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