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雪
摘 要:由于部分企業對平衡積分卡的實質與應用方法了解不足,導致平衡積分卡在應用期間出現許多失誤,嚴重影響平衡積分卡的使用效果,引發部分企業或專家對其作用的質疑。基于此,本文對基于平衡積分卡的企業業績評價體系進行研究。
關鍵詞:平衡積分卡;業績評價體系;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
一、平衡積分卡在業績評價中的意義
1.財務面
財務性指標主要是指常見的企業績效評估的數據指標。財務性績效指標能夠直接向企業領導匯報近期企業經濟實施成效,為企業領導做出更科學的決策提供幫助。財務面企業業績評價指標包含如下內容:經濟收益的增長趨勢、數據框架、成本降低、生產率的提升、資金鏈的調動及戰略的調整。通過利用平衡積分法對內部員工進行工作績效的評價,能夠確保資金投入的效果。在業績評價中應用平衡積分法,能夠直接反映出企業內部管控人員的管控能力,以及對投入資金盈利能力的了解。
2.客戶面
平衡積分法,強調企業方面需要將命令與發展策略轉變為更為具體的,且與客戶息息相關的發展目標與工作要點。以顧客群體與市場經濟為物質導向,致力于滿足顧客的發展需求,而不是滿足于眼前的客戶群體,將性能服務情況、時間、產品質量與經濟成本等要素作為重點。企業需要圍繞這四大要素,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并將此發展目標細化成多個具體的數據指標。客戶面企業業績評價指標具體包括如下內容:客戶收益、客戶群體鞏固情況、滿意度、新客戶獲得率等。
3.內部運營
從內部運營框架的角度入手優化業績評價指標,以層級式的管控結構充分彰顯企業業績評價管理能力,重點提升企業內部管理的決策能力與創新能力。從內部運營管理制度及團隊合作管理機制的角度出發,在確立項目指標后,不斷精確評價指標內容,保證內部運營目標的完整性,構建科學優化的內部運營管控體系。
4.學習與成長方面
要想實現企業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企業方面必須要全面構建動態化的運營發展模式,以定期開設培訓課程為出發點,積極構建學習型企業團隊,增強經濟發展能力的同時,不斷提升企業經營利益,保證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實現自我發展,促使其積極參與企業內部運營結構優化的工作中。
二、應用平衡積分卡業績評價方面的問題
1.指標數量過多
從現階段業績評價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因為企業沒有把握好指標間的因果關系,所以造成實施效果不佳的問題。平衡積分卡主要涉及到四個層面,即財務面、客戶面、內部運營面、學習與成長面。企業發展最少需要制定20-25個評價指標。其中,財務方面5個,客戶方面5個,內部運營方面8-10個,學習與成長方面5個。若是其中任何一項指標出現偏差,都將嚴重影響評價的最終結果。但企業應該如何選擇那一項指標作為評價的核心依據是管理人員廣泛熱議的問題。若是舍棄部分評價指標,勢必會導致企業內部業績評價的不科學問題。
2.業績指標與報酬掛鉤時匹配比例不合理
借助薪酬掛鉤的形式來考量企業經濟發展成果。一般企業的常見做法是將季度考核結果直接放置在企業工作人員薪金的發放指標體系中,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引發一個問題:“指標因素在薪資發放中占比過低”,因為現階段我國企業的管理能力,業績評價指標因素在薪資發放中占比還不到22%,此比例是不適配平衡積分卡的。企業的財務評價標準與積分卡間的某些數據存在不可替代的可能性。若財務指標與薪資掛鉤所占比重比例不合理,不僅不能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且會直接影響員工的工作狀態。因此,為了更好實現企業設置的多項發展目標,企業方面需要利用平衡積分卡將多種經濟變量調整好平衡的狀態,適當調整薪酬與考核結果的比重,適當提高業績指標在薪資發放體系中所占比重。
3.缺乏完善的信息環境
平衡積分卡作為一項十分復雜繁瑣的評價體系,它的高效利用需要借助企業內部科學完善的信息系統。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目前企業內部信息化建設存在一定問題,導致在應用平衡積分卡環節出現評價結果失效的問題,且需要付出的經濟成本較高,嚴重影響到評價模式的實用性。
三、基于平衡積分卡的企業業績評價體系構建
1.構建思路
建立適合有效的平衡積分卡業績評價體系,從企業的政策出發,結合平衡積分卡四要素分別確定各項指標,然后對政策相關聯的關鍵要素進行具體定義,并將其轉變為具體的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從而構成一套完整的以政策出發,關鍵要素與平衡積分卡四要素并存,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并重,適合企業短期與長期發展的平衡積分卡業績評價體系。
2.財務指標
工作人員需要依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潛心研究,對財務指標進行了系統化解析得知財務指標具體包括償債、盈利、運營、發展能力等。基于此內容在開展工作期間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明確企業財務方面經濟發展模式后,借助多項財務指標將戰略發展變得更加具體化。考慮企業由于戰略發展與經濟能力的差距,在制定或選取財務指標方面也存在不同。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我們要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從根本上選取財務指標才能反應出企業的財務狀態。傳統經濟企業的發展模式通常都與財務工作息息相關,需要借助財務指標,深度了解企業發展情況。而創新管理企業重點考核企業近期經濟增加值與效益增長趨勢,使用EVA取代傳統方法,創新權益報酬率,依據資產情況制定每股的具體指標,科學準確的評價企業發展情況,全面解讀資本凈收益,針對資本增值情況優化改進績效評價指標。在明確發展目標后,將此類目標轉變成實際數據,促使產品盡快流入市場,加快產品交易時間,以此來不斷提升企業營運能力。此舉既能夠促進企業資產管理發展,提升資產利用率,又從根本上增強企業的贏利能力。在評價過程中,以存貨周轉率為重點,逐一解析應收賬款周轉率,依次為前提確定企業內部固定資產的周轉率。償債能力,直接關系到企業日后的發展情況,是評價企業經營是否穩定有序的關鍵要素。其中主要評價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資產流動速度及流動比率。在設置評價指標過程中,需要針對不確定因素明確資金風險,緊緊圍繞抗經營風險及財務風險這兩項內容,合理設置數據指標。endprint
3.非財務指標
一般情況下非財務指標主要包含顧客滿意度、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戰略目標、創新能力、市場份額等。基于平衡計分的四個層面,逐一對應關系量。如:財務層面對應股東需要;客戶層面對應客戶需求;內部運營對應內部管理;學習與發展層面對應企業潛在能力。基于此內容在開展工作期間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其一,從財務層面方面入手,科學制定企業業績評價指標,具體包含資產利用、資金投放目標、收入增長情況、成本耗損情況、生產率提升指標等。工作人員在細化評價指標過程中,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多項指標的評判標準。當前,比較常見的評價指標包括知識與文化產權的收益率、資金收益、營銷利率、凈現金流量、負載率、資金周轉能力、成本降低率等。以上述指標為重點,結合實際情況調整評價深度。
其二,從客戶層面入手,將客戶基礎、市場占比、客戶盈利率、客戶滿意程度等信息視作重點。廣泛收集數據信息,解讀近期數據變動趨勢,從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業績評價指標。此工作能夠準確反映出近段時間,企業生產產品的占比情況。在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升客戶保持率,滿足客戶的需求。以當前客戶盈利率為基礎,創新評價指標,與盈利客戶建立友好關系。
其三,從內部運營層面入手,要想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方面需要積極創新評價工作,追求質量的提升,盡可能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提高產品生產率,全面降低資源能耗。在實際考核過程中,將指標定位在發展、產品售后、運營、能耗上。立足于創新指標這一視角,重點研發與資金相關的評價指標,具體包含:新產品投資回報率、發展速率、成本開發耗損率。與此同時,不能忽視資源與能源的耗損。基于循環經濟的發展背景,企業方面需要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資源能源的耗損。在構建內部運營業績評價標準過程中,重視資源能源耗損標準的確定,制定合理的消耗指標,全面保障業績評價效果。通常情況,資源消耗率是指近段時間內,企業在開發資源期間占用總資源的比值情況。以此來確定企業在開發期間多種資源耗損的情況。能源耗損率,具體是指在一定范圍內企業用于資源生產中能源的占比情況,由此可知企業開發新產品期間能源的消耗情況。
其四,從學習與成長方面入手,為了更好應對新環境,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與在職員工需要不斷創新信息技術,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活動。為了迎合市場發展走向,構建科學完善的信息系統,便于工作人員獲取更有效的信息資源。同時,構建優質的競爭機制,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常情況下,此類指標體系需要包含如下內容:專業能力、信息歸納能力、知識水平、管理能力、培訓周期與次數、滿意程度、工作效率等。
要想充分發揮出平衡積分卡的工作優勢,企業領導需要及時轉換工作意識,將平衡積分卡看作工具,還要解讀平衡積分卡的內涵,加深員工對其的認可。平衡積分卡能夠充分揭露企業業績評價存在的漏洞,幫助企業尋找問題原因,對推動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汪廣春.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業績評價方法--以融入價值鏈因素的平衡積分卡為例[J].財會學習,2016,(09):27-30.
[2]黃琴燕.納入環境因素的企業業績評價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16,(13):76-77.
[3]黎毅,晏亦民.循環經濟模式下鐵路運輸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設計[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5,31(01):50-52.
[4]陽迅.EVA與平衡積分卡業績評價體系的比較及啟示[J].山西科技,2016,(05):42-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