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祥



教材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資源和工具,是達到教學目標和發揮教育成效的基礎。現代高中英語教學不再是簡單地傳遞、灌輸書本知識,而是結合具體的教育情景批判性地、創造性的運用教材,其間就會涉及到教材資源的活化整合和教材內容的調整、加工等等。
《英語課程標準》對教材的使用也提出了如下建議:“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
新一輪英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力倡導一線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英語新教材功能的轉向促使教師要擺脫教材的束縛,克服對教材的盲目崇拜和依賴,從“教教材”要努力走向“用教材教”。英語教師不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專家所開發編寫的現成的課程“產品”,而是要針對具體的英語課程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實際教育情景進行活化整合、再加工和再創造的過程,著力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對語言的把控能力和運用能力。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自2003年發行以來,到2009年全套教材替換完畢,已經使用了近三輪,通過對一線英語教師的調查研究發現,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一、來自教師的反饋意見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在實際教學使用過程中,顯示出了其教材本身前所未有的優越性;同時,英語教師也發現了教材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1.對教材內容的看法。
雖然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在內容上涉及到的知識面比較廣,向學生傳達的信息較多,能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也關注到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但是,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有近80%以上的教師都認為教材的教學容量太大,課時緊張,只有接近10%的教師可以勉強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造成教師教學上和學生學習上的困惑和焦慮,這必然導致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難度增加;對學生而言,知識輸入量也明顯加大。
2.對于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所涉及話題內容的看法。通過對整套教材所涉及話題內容的觀察發現,話題題材內容顯得時尚而又現代,例如科學技術方面講的是Computer, Robot football team;娛樂方面談Music, Hip-hop, Rap, English humor;文學介紹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等等。但是,由于教材的部分話題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和親身經歷,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做鋪墊,導致學生理解的斷層,也不利于學生的自我探究和自主學習。特別是對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和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學生來說,這種問題顯得更為突出。
3.對教材板塊設計的看法。教材的板塊設計上注重了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合作交流的主動性。但教材中各個板塊之間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導致教師難以把握教材。在教材語法方面編制得也不太理想,一個語法知識分散于多個單元中,編排太過零散不系統,使教師在處理知識和技能培養的關系上出現偏頗。
4.對高中英語教材和初中英語教材銜接的看法。教材中缺乏初中高中知識的銜接過渡,導致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上的困難。高中教育是初中的延續,學生進入高中后發現,不論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教材的內容,與初中相比有太大的差異,這就使學生從心理上和知識儲備上會產生巨大的落差。因此過渡不當,必然就會對學生的自信心、學習動機產生消極的影響,自然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本地初中和高中使用的英語教材版本不同,初中使用冀教版教材而高中使用人教版教材,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兩套教材之間脫節現象突出,僅教材詞匯銜接一項就相差1000多個;其次,加之生源學校原本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層次不齊,導致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對語言的操控能力的不同等現象較為明顯;再者,教材的個別冊次教學內容坡度較大、內容偏多偏雜,教師授課的課時遠遠不夠等問題和現象較為普遍。
5.依據“課標”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活化整合的看法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有80%的英語教師贊同對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依據“課標”要求和“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對教材內容進行活化整合重組的意向,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使學生對所學的語言知識感興趣,培養和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覺使用所學語言的習慣。
二、來自學生的調查反饋意見
1.對現行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看法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校高中學生對英語教材難易程度的評價:有60%的學生認為教材偏難或稍難,不容易掌握教材的語言點和知識點;有38%學生認為教材難度適中,適合他們學習和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僅有2%的學生感覺偏易。
我們可以看出,有近80%的學生希望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現行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內容進行活化整合、重組,以激發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與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語言運用,感受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真正體現并落實新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2.對教師教學方式的看法。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的按部就班即傳統的教學方式持不認可的態度,主要原因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教師主導,學生非主體,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這就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的積極性。然而,對于活化整合后的教師授課,學生則較為認可,主要是在課堂上,教師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嘗到樂趣,同時也承認了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主體性。
三、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1.教材中的部分知識板塊編排不合理。在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的生詞注釋、語法及練習放在課文中間或教材后面的附錄中,與課文處于分割狀態,這就為學生查閱生詞和難句的解釋增加了負擔;其次,語法設計過于雜亂,一個語法點放到多個單元乃至不同的冊次中來學習,缺乏系統性,不利于學生掌握,也不利于學習認知結構的優化。對于教師來說,雖然教材模塊和單元設計統籌兼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容易造成重閱讀、語法,輕聽說的現象,很難做到面面俱到。endprint
教材中有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 Learning tips等多個板塊,導致教學步驟多,并且多數活動都要求學生自主發現、主動探究來完成任務,這樣就會耗時耗力,而英語教學又處在內容多,課時少,實踐活動少的一種窘狀。對于英語教師來說,很大程度上難以按時按量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導致顧此失彼的結果。
2.教材中部分課文選材不適合全體學生。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和選修共8冊四十個單元,約有八十篇文章。其中,介紹西方國家科技文化和生產生活的文章較多,但介紹我國本土文化的只有少數,例如Book1中,Unit3 Travel Journal和Unit4 Earthquakes;Book2中,Unit2 The Olympic Games和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Book3中,Unit1 A Sad Love Story;Book4中,Unit2 Working the Land;Book5中,Unit5 First aid等十余篇文章。這種情況導致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不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從教材的內容來看,人教版英語教材除去科技、文學、寓言類文章,基本上都是關于城市的生活內容,如:Computers, Pop music, Theme parks, Healthy eating, Heroes, Travel journal等,且都是介紹旅游、探險、娛樂等話題,反映的是一種城市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學習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
3.學生的學習任務冗雜。首先學生普遍認為英語教材中有太多的生詞、難詞;其次,Reading部分的文章太長,內容偏難,結構散亂,理解起來有困難;再者教材中的語法結構,知識的重難點不清晰,分配零散,多數同學很難獲得系統的知識結構,同時,聽力材料太過冗長,難度太大,聽說內容對于他們提高聽說能力的實際意義不大。這些因素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無從下手,手忙腳亂。
4.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人教版英語教材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話題廣泛,包攬了各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要掌握與英語有關的知識,還要跨學科學習鄰近學科的知識以及跨領域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
筆者通過對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現狀的調查,發現廣大師生都希望對教材進行合理地活化整合,以更好地適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其目的和意義是力圖改革傳統的教材觀,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需求來對教材進行活化整合,做適量增刪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嘗試,從而探究一條有效合理地使用教材的新途徑,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同時筆者將繼續跟進教材活化整合的課堂實施策略研究。通過對教材的活化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潘洪建.教學知識論[M].甘肅教育出版社,2004.
[3]許增建.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材的靈活運用[J].考試·教研, 2006.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常瑋.對人教版新高中英語教材的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 2009.
[6]單衛平.高中英語新教材實施調查報告[J].教學與管理,2005.
[7]高麗緒.高中英語新教材分析及策略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 2012.
[8]郭曉明.論教師教材觀的改變[J].課程研究,2001.
[9]關莉.對人教版《高中英語》的評價[D].廣西師范大學,2008.
[10]孫鳴.英語學習與教學設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為本人主持的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中英語教材內容活化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624)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