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
【摘要】高職類英語教學的特點是重視語言應用能力和實際交際能力,特別要培養學生掌握日常及涉外事務活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綜合職業能力。筆者從事高職英語教學多年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發現和嘗試了很多種課堂教學模式,本文從高職教育現狀開始分析,總結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利與弊,也指出嘗試和探索新教學模式的迫切性。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 課堂教學模式 實踐與創新
高職教育是我國職業的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堅持“務實為本,夠為”的教學指導方針。高職英語教育作為高職英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遵循著這樣的原則和原則。幾千年來形成的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倡導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除了專業知識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充分的預習、教學系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一、現狀分析
近年來,高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培養時間短,見效快。基于此,家長和學生改變了其看法,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開始關注職業教育,由于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較晚,課程的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也有相應的不合理。
據統計,筆者所在的學校高考生源分數在280至400多分不等,其余生源有對口升學在這里,也有獨立招生。因此,學生的來源是好的和壞的,大多數學生高考英語成績低于90分,他們不能理解,不能翻譯,翻譯和寫作困難,給基礎英語教學帶來許多困難。學生英語基礎差,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差,課堂參與不到位,作業質量不高,學習興趣下降,最終導致考試及格率低。這一切都造成了師生之間的共同厭倦。從目前的形勢和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教學模式,走出現實困境,探討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相長局面的新模式。
二、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與弊端
1.“啞巴英語”。傳統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由聽說、讀、寫、譯五部分組成。通常一個新的學習單元,聽力或情景對話作為第一部分,一些課本和第1段相關,而另一些則不相關。在學生普遍薄弱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課堂對話幾乎是不可能的,作者試圖把學生宿舍的性能通過平時成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在學期開始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也很好,只是很長一段時間試想,這個班不開口,不是正面對話,不是與老師在課堂上,最后他們能得到對話模式和共同對話技巧學習嗎?學習聽力只是一天一天的惡性循環,越來越有趣。這樣,只有啞巴英語,高職學生缺乏詞匯,偶爾理解,但無論如何,用英語準確地表達自己是困難的。
2.“填鴨式”教學方法造就課堂主題界定不清。大多數材料在聽力環節會安排兩個文本,譯文和譯文的,其中以密集的靖江,課后布置大量文本相關的練習,以加強詞匯、短語和語法內容的話,也是期末考試的重點;生命是唯一的閱讀,把它作為閱讀材料,教師可以安排一個特定的任務,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師有強烈的依賴感,自律性很差,大多數學生沒有預習前的良好習慣,生詞未查,課文未預習,講課不題。在別人看來,昏昏欲睡的稻草玩手機、玩游戲、看書、互動教學的老師到處都能見到眼睛幾乎是零。
三、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在多年的高職英語教學中,筆者對學校教師感到困惑,傳統的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必須大膽創新,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將大膽地嘗試一個班四名學生為五組,根據成績和課堂表現積極程度組,保證每組學生的愛的表達,有的學生基礎好,愛努力,愛動腦筋的科學和積極的學生在整個學期的成績按積分計算,競爭是組與組之間形成也有助于學生建立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1.任務式。傳統的課堂就是開門見山,這種課程設置讓學生感覺到非常的乏味,對課程提不起來興趣,因為本身課程就對這些學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為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前就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學,找出問題,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站,資料進行自學,這樣在課前學生就可以講自己沒學會的內容進行梳理匯總,在課上教師著重將學生不會的進行重點講解,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真正的可以培養起來了。
2.情景式。英語的課文中每個單元都有對話部門的學習,學生可以將這些對話部分內容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編輯,并且找一個搭檔進行課堂的演練,根據教學計劃,將單詞 句子等知識融合進去,可以雙人還可以多人,現場的同學一可以參與進來,在對話結束后,老師和學生進行統一的點評,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將內容進行延伸,讓學生自由發揮。這個互動的過程體現出學生在運用中學習的過程,體現了課堂的趣味性,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可以提高。
3.交流式。在課前,課后教師要同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在與教師交流時教師要互相將自己在教學的問題和對策互相分享,在與學生交流時,學生要把自己在課堂上的問題告訴老師,課堂交流,例如可以建立教學的微信群和QQ群,便于大家交流,這樣課堂教學就真正的互動起來了。
四、總結
只要教師能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當然,在探索豐富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也要多思考,總結和積累的愛,良好的溝通,最終為一個成熟的教學體系發展適宜的形成,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和學生。
參考文獻:
[1]馬建豹,任婷婷,武紅革.高職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89).
[2]籍建東.研究型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J].職教論壇,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