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
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經濟結構日趨完善,相較于以往經濟發展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稅收體制是與經濟發展模式及體制相適應的,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也必然會帶來稅收體制的改革,營改增就是在我國經濟模式發生改變的基礎上所提出來的。營改增這一稅制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結構性的減稅來降低我國企業的稅負,為企業的發展及經濟轉型增添強大的助推力。營改增這一稅制改革為企業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采取積極的措施來適應實現營改增為企業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降低營改增為企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企業;營改增;影響;應對措施
長期以來營業稅與增值稅一直支撐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并為國民經濟貢獻出了大量的稅收,其對于我國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不可忽視的是營業稅與增值稅是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與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以營業稅和增值稅為代表的稅收制度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和影響力將越來越弱。從調查中發現,兩種稅制的長期并存對稅收的規劃以及企業的繳稅帶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對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傳統的稅制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且各種消極影響正在逐漸不斷的顯現。在這一歷史條件下,使用增值稅全面取代營業稅將能夠有效的緩解這一矛盾,從而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及經濟結構的轉型提供強大的助推力,同時營改增也是我國稅制的一次重大的歷史突破,在營改增的稅制條件下各企業應當積極做好研究,并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制定出符合企業需要的改革,消除負面影響,促進企業發展。
一、營改增所包含的內容和深刻含義
通過營改增改革,增值稅現今已經全面取代了以往的營業稅和增值稅并存的局面。營改增稅制改革自2012年實施以來以深入到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領域中,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度的助推力。營改增改革最早是在各改革試點區所試行,由于其能為企業所帶來減負從而促進經濟進一步活躍,其在試點試行的過程中就逐漸在各主要經濟貿易區如天津、北京等地區全面實行并逐漸覆蓋了全國各行業、各領域中,營改增這一改革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深刻而深遠的。從宏觀層面進行分析,營改增的改革為經濟的發展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在營改增稅率的計算上,由于營改增與營業稅采取較為相仿的計算方式,從而使得稅收的沉冗性大為降低。營改增稅率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作為一項較為科學全面的稅制改革,其在全面性和系統性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營改增改革能夠為企業減負并通過稅率的引導來促進企業進行改革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和經濟活力,為國家注入新的發展血液。此外,通過營改增,將使得現行的增值稅與企業的經濟發展更相匹配,通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配置將使得市場主體得到進一步的優化,使得在營業稅時期的重復征稅現象大為減少,降低了企業發展的負擔將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以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營改增對企業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任何事物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往往是雙向的,其既包含著積極的因素,同時也包含著消極的因素。營改增這一稅制改革對企業所帶來的影響也是雙向的,從積極方面來講:營改增對企業所帶來的影響是長期而深遠的,其核心與企業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同時通過營改增所施行一段時間后的調查后發現,營改增為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帶來了稅率降低,從而有效的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使得企業能夠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研發中,或是為企業職工建立起更為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通過營改增改革將能夠有效的增強企業的內生動力,為企業今后的轉型升級或是擴大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營改增所建立的不同稅擋在降低了第一、二產業稅負的同時,也將更為有效的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以金融、服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將能夠為經濟的發展提供過多的就業機會,我國的服務業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服務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據的比重較低,通過營改增將能夠使得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發展更為均衡,通過提升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將能夠容納更多的農村閑散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營改增以來我國的服務業發展迅猛,并逐漸提升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營改增對于企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利與弊是相對的、相輔相成的。企業應當緊抓這一歷史機遇,通過做好企業的發展,將不利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營改增通過降低企業稅負,減少了以往稅收中的重復征收的問題,將極大的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
營改增在為企業帶來“利”的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弊”。長期以來,營業稅的施行使得企業已經逐步適應了這一稅收制度,面對營改增改革企業自身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這一稅制改革,而在適應的這一段時期將使得企業的稅收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此外,在營改增實施的過程中,無論是對稅收的方法還是稅收內容的變化都將使得企業在適應的過程中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尤其是增值稅中的核心抵扣,由于企業的不熟悉將使得企業無法利用增值稅制的這一優勢,不可忽視的是,在營改增的過程中有很多企業將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受到的消極影響將要遠大于企業所受到的積極影響。尤其是物流業在進項稅方面所遇到的進項稅抵消問題將導致企業遭受到更為嚴重的稅負負擔,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三、企業在增值稅制下的應對措施
1.做好增值稅制的研究并做好預測工作
在增值稅制下,企業由于所處的行業不同其所承受的稅率也有所差異。因此,企業在增值稅制下應當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做好增值稅制的研究以使得企業能夠與增值稅制相適應、相匹配,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強的助推力。在增值稅制下企業還應當制定相關的應急預案以便在發生問題時能夠盡快的進行反應,在降低愜意稅負負擔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企業應當加強對于其他企業的學習,通過向其他企業學習相關成功的經驗并應用于企業自身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發展機遇。企業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對不同行業的企業進行學習外,同類企業更是學習的重點,通過相互交流學習并針對企業自身的盈利、現金等已經會產生重要影響的方面進行深入的剖析,找出其對自身發展的利并通過優化將不良的因素轉化為對企業發展的積極因素,從而確保企業能夠在增值稅制下增強企業的發展動力,實現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endprint
2.做好企業財務人員素質的提升
在增值稅制的條件下,財務人員素質的提升對于提高企業在增值稅制的應對和抗風險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企業應當積極做好財務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得財務人員能夠在增值稅制下利用自身的專業性知識和風險預測能力減少企業在增值稅制下所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此外,通過做好財務人員與同行業財務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其對企業在增值稅制下所面臨的問題和機遇有著充分的認識,并結合自身的實際來客觀冷靜的將在增值稅制下企業所遭受的不利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化被動為主動,使得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的適應增值稅制為企業發展所帶來的變革和影響,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3.積極做好與政府的溝通
在增值稅制下,政府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安全、平穩的度過這一發展變革時期將會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扶持,而企業應當緊抓這一機遇,針對在增值稅制下所產生的種種不適,積極與政府進行溝通協商,在逐步適應增值稅制的同時積極爭取企業在增值稅制變革下對企業的幫扶,以減少增值稅制下對企業發展所造成的沖擊,確保企業能夠安全平穩的度過這一變革時期。各地政府在對企業進行扶持的過程中將為企業營造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從而為企業逐步實施自身的調整用以適應改革的實施。營改增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趨勢,同時也是國家針對經濟發展所進行的一項嘗試變革。企業應當緊抓這一歷史機遇,做好自身的結構化改革和升級以便在這一歷史機遇下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結語
營改增實施以來我國的經濟平穩發展,各行業的大多數企業的企業稅負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稅負的降低將能夠使得企業將更多的資金與精力投入到企業的發展中,營改增為企業的發展插上了翅膀,在增值稅制下企業應當做好對于增值稅制的分析,在危機中查找機遇,不斷革新自身,以創新驅動來帶動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田志偉,胡怡建.“營改增”對各行業稅負影響的動態分析--基于CGE模型的分析.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大學學報).2013,V173(4):29-34.
[2]彭思剛.論營改增對我國煤炭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商情,2013(38):29-29.
[3]郭麗娟,王貞瓊.試析“營改增”政策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港澳經濟,2015(1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