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課后作業布置是小學高年段語文教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通過課后作業,教師能夠讓學生有效鞏固好課堂所學知識,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課后作業布置得是否恰當、高效,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智力的開發以及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響。我們應該積極優化課后作業的設計,使課后作業有趣味、有層次、富有開放性和多樣性,讓課后作業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樂園”和“寶庫”。
關鍵詞:高年段語文 課后作業 延伸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對小學基礎教育的各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是小學的基礎的主干課程,其優化與改革尤為各界關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后作業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語文課后作業是連接學生家庭生活與學校學習的紐帶,其設計和優化對于語文課程的整體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不但要留好課后作業,還要注意作業的針對性、合理性,使之成為課堂的豐富而又精彩的“延伸”,成為學生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增長能力、增加文化素養的“樂園”和“寶庫”。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課后作業的布置可以嘗試一些新的花樣,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合理地變換形式、類型,讓課后作業與課堂教學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使之高效、生動地完成課堂的“延伸”,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助力,為學校教育助力。那么,課后作業該如何有效發揮“延伸”的作用呢?
一、課后作業有效“延伸”的整體規劃
課后作業設計想要更好地完成“延伸”的作用,首先需要避免的就是要少留傳統型作業。傳統型作業以抄寫、背誦為主,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這樣的作業盡管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讓他們被束縛在教師給出的“套子”里。作業做得枯燥無味,不僅不能吸引學生積極地去完成,還會使他們形成逆反心理,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學方法已經有了很多進步和調整,更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體性,比起知識學習更注重其個人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后作業也應與時俱進,作為課堂的有效延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特點,設計一些適合高年段小學生發揮自身潛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和能力的作業。在設計這些作業時,教師要明確一下三點:1.課后作業要能夠讓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方面都得到鍛煉。2.因材施教不僅在課堂教學時要考慮,課后作業也要兼顧這一點,充分利用不同學生自身的優缺點,挖掘他們的潛能,促進他們各種素養的發展。3.課后作業是學生自主性的活動,因而布置課后作業應盡量從興趣出發,調動他們的興奮點,要富于創新性。
二、課后作業有效“延伸”的具體策略
1.凸顯“趣味”?!叭ぁ笔俏龑W生投入學習的法寶,這是許多教育家的共識。事實也是如此,生動、有趣的課后作業往往是學生更愿意自主完成的。很多教師布置課后作業時,總是生怕把哪個知識點落下,以為學生做得多做得全才能記得牢,造成作業量過大,學生頭疼的現象。事實上,大量的機械記憶往往不能高效,也不符合素質為重的教育目標。因而,課后作業應該追求的是知識的高效吸收、理解,因而要重視的是“質”的部分,而不是以“量”取勝。教師應盡量將課后作業設計得靈活一些、生動一些,體現“趣”字,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態下完成作業,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歡做作業。
2.凸顯“層次”。課后作業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但每個學生其實在個性和知識體系上都有差異,讓一套作業滿足全體同學的需求,是不太可能的,因而,教師在留課后作業時就要考慮到這一點,注意作業的分層。課后作業要考慮量和難易度的分層。對相對學得好的同學,應在知識點鞏固的基礎上,讓他們有更多的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并可以讓他們自主地挑戰新的領域和高度;對相對學得差一些的同學,則要加強薄弱題型的練習,通過變換不同的出題方式,讓他們更充分地理解所考知識點,自己摸索出答題的規律。布置的作業也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是可以同時給出幾個課后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
3.凸顯“開放”。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應該充分開發課程資源,不要僅限于某一方面。語文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綜合培養的學科,具有工具性、社會性和實踐性,布置課后作業需要有一定的開放性。開放性的作業為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并不能在一朝一夕見到成效,但是如果讓學生多多嘗試這樣的作業,他們會更明白如何自己去學習、如何找到問題的答案、如何積累知識、如何發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先自己查找一些跟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可以上網查、可以找參考書籍查,查后自己整理一下查到的內容,然后到課上進行交流。像在教學《少年閏土》時,就可以先讓學生查查魯迅的介紹,《吶喊》這本書的大致情況等。再比如,教師可以放權給學生,讓他們試著給自己留作業,可以是學過一篇精彩的文章后進行的詞語、句子的積累摘抄,可以是學完一篇課文后的相關知識的補充。 4.凸顯“多樣”。傳統型課后作業除了量大的弊端,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形式單一,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感。在創新課后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多樣的課后作業形式,以求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在課堂之后獲得有效的拓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梢粤衾首x作業,針對一些朗朗上口、富于感情色彩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課后練習朗誦表演;可以留表演類作業,對于一些情節性較強或者有具體生動場面描寫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排演課本劇,親身體會課文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可以留想象、練筆作業,對于一些文末或文中有留白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留白處會是怎樣的情景或者發展狀況?并鼓勵他們在課后把自己的想象寫下來,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創造性,而且培養了寫作的能力。
總之,小學高年段課后作業的設計應該富于藝術性、創新性,這樣才是課堂教學有效的延伸,有力的延伸。有效“延伸”的課后作業設計應該是有趣味、有層次、開放的、多樣的,只有如此,課后作業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成長空間,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和素養。
參考文獻:
[1]雷嬌.小學語文課后作業設計優化探討[J].陜西教育:教學,2014,(Z2).
[2]楊文麗.淺析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社會科學,2015,(08).
(作者單位:長春市一零八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