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楊
(寧夏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寧夏 銀川 750011)
科普,顧名思義就是科學普及。它指的是利用不同媒介,以公眾易于接受的形式宣傳自然、社會和科學知識的一種教育覆蓋。這種介紹方式致力于推廣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方法、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思想、弘揚積極向上的科學精神、營造健康濃郁的科教氛圍,因此被人們稱為是一項“朝陽事業”。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視域上看,加強科普宣傳,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上,遵循生態共存的發展原則,確保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開展科普宣傳工作,其首要目的就是幫助公眾提高科學素養,以此推進全社會參與科普宣傳的價值深度。從根本上說,區域經濟發展必須要在科學宏觀指導的層面下,本著“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以改革和創新為驅動力,進一步實現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普宣傳。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上看,它將區域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緊密融合在一起,構建一個互動、互聯的生產綜合體。科學技術的普及在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的同時,促使人們將更多的科學技術轉化成為重要的現實力量。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大眾科學素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科普宣傳培養人們的科學素養,以多媒體、全視域的角度進行知識宣傳,能夠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營造“熱愛科學、理解科學”的思想浪潮,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影響更多的群眾自覺成為科普宣傳的志愿者,參與到科學技術宣傳的隊伍中。同時,科學技術的普及對于開創當前中國新階段科普工作的新局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要把人作為社會發展的本質,把提升人自身的發展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目標。這句話表達出了科普要以滿足人類生存需要作為前提。結合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的發展條件,持續做好各個社會區域的科普工作。結合區域經濟層次、地區、人群的特點,做好重點群體和重點區域的科普文化宣傳工作。
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場館、專家服務團隊,通過科普書籍、科技培訓、科普活動等渠道,以勢在必行的科學宣傳,促進公眾素質的全面發展。加快推進地區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通過建立規范的科普基地,培養更多具備較高科學技術和道德理念的高素質人才。只有積蓄更多的人才,才能推動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將科普教育轉化為地域發展的重要導向,推動人民群眾實現自我價值,從農業、工業、服務業等不同的領域入手,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開心、快樂、富足、美好的生活。
加強科普宣傳,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把最新的科學知識以影視廣播、媒體網絡及先進的光電技術展示給更多的群眾。在滿足廣大民眾渴望學習和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背景下,引導人們建立更加科學、文明和健康的生活、生產、工作、學習方式。逐步提升人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讓人們掌握了更加現代的科學技術,才能夠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在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過程中,提升精神生活質量,營造科學宣傳、科學宣講的良好風氣。以此加速推進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素質,使科普工作和地域人力資源環境、經濟建設發展融合在一起,使科普工作更加社會化、群眾化和全面化。通過“科教興國”的戰略基礎,加快對廣大公眾社會科學和文化素質的加強和融合。
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就是要本著求真務實的科學思想,以科學的方式方法,開拓創新。如鼓勵企業將安全生產理念融入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加強科普宣傳,建設完成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著重圍繞各項消防知識,將消防安全以各項科普認知融入到生產、工作、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為企業相關經濟區域的工業項目、生產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要根據先進生產力的客觀需求,增進科普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積極弘揚時代精神,在科普知識宣傳工作中,農業、工業、科學等方面的科普宣傳舉措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最終為人民群眾的勞動生產服好務,構建科普工作的新思想和新局面。使全社會的生產經濟活力都能夠有所提升,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邁入新的局面。
為了將科普工作落到實處,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廣大科普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加強科普宣傳、科技講座、知識競賽、科普咨詢、文藝宣傳、影視展播等形式,使科普工作能夠更加深入人心。一方面,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用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處理面臨的金融危機、自然危害等各類災害風險,用科學思想分析災害的根源,更好地抵御各類災害和風險。另一方面,使廣大干部群眾,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認識自然,認知社會,用這些豐富的經驗改造自然,把握自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用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在不同的領域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早在2002年6月,我國就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為科普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確保科普工作呈現較強的法律依據的同時,各地區從不同方面入手,以經濟活力、教育活力、思想活力和科普活力為基礎,促使全國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設發展更加全面高效。科普宣傳如何提升科學素質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不但成為擺在廣大科普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項重要指標。為此,相關職能部門要立足現實情況,從地區人才建設、科普硬件、經濟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升科普宣傳在區域經濟人才建設上的促進作用,為地區發展注入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