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成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1325)
高職技能大賽近年來受到教育廳的重視。高職教育講究的是職業技能,和應用型本科教育不一樣。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能人才。廣東省教育廳每年在高職院校舉行一次大規模的技能大賽,涵蓋營銷技能,物流技能,機器人技術操作技能,會計技能等。參與會計技能競賽,通過和其他學校的競爭,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會計技能競賽客觀上要求學生熟練操作財務軟件,還要求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包括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等)。本文以會計技能大賽為啟發,針對如何基于競賽導向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效果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在日常的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玩手機的現象。在此建議將競賽意識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去,向學生宣傳競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參加會計技能競賽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實操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自己運用會計技能去解決實際賬務問題。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會計技能”賽項每年舉行一次,包括會計基本技能競賽和會計信息化技能競賽兩個環節,筆者曾經于2017年12月和學院何玉冰老師指導學生4人參加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會計技能”賽項,并獲得省三等獎。會計信息化競賽環節采取單人單機獨立處理業務的形式,每人100分,每人獨立完成一套賽題的全部內容,4人合計共400分。會計信息化競賽環節的競賽知識和范圍包括:以企業業務為背景,使用企業版財務軟件中的系統管理、總賬、財務報表、應收應付款管理等模塊,進行系統初始化,填制業務單據、編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期末結賬、編制財務報表及報表分析等。
提高競賽意識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在比賽競爭的壓力下,參加會計技能競賽的同學在訓練的時候都是學習熱情高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比如將全系學生進行一次模擬競賽,同場競技,根據分數高低進行合理的獎勵。競爭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
在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加入技能大賽的參賽標準以及參賽內容,將技能大賽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到課程內容中去,這一做法是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一次重大改革,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可以將傳統教學中所存在的陳舊知識理念與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給予更新與完善,同時教師可以將企業現有的職業技能標準作為教學評價的準則以及評定學生的技能標準,重點培養學生的會計技能。會計專業教師通過職業技能競賽的窗口,從大賽項目內容、考評標準等方面入手,分析高職會計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策略,促進教學目標明確化,建立和完善突出職業能力培養與訓練的職業教育課程標準,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實際的教學內容一定要同當前社會企業的賬務處理工作相關,并將最新的賬務處理更新到教學中去。
其二,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應關注我國相關政策的變化,尤其是現今政府針對企業項目實施稅法上的減稅政策,同時需要了解哪些稅制已經進行改革并對其進行關注,對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所出臺的賬務處理規定及時進行更新學習。在進行會計技能大賽考核時,其內容一般都與我國最新出臺的政策保持一致。因此教師應及時更新自己知識和眼界,及時補充見識,以適應技能大賽的需求。
當前的會計技能競賽一般都是會計核算過程中的實際操作項目,以企業業務為背景,使用企業版財務軟件中的系統管理、總賬、財務報表、應收應付款管理等模塊,進行系統初始化,填制業務單據、編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期末結賬、編制財務報表及報表分析等。在實際的教學中,會計電算化教師要認真把握大賽內容,熟悉競賽題目和范圍,了解該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廣東省會計技能大賽每年一次,要求教師在每年帶隊比賽后,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將經驗運用于教學中去,同時積極發現好苗子進行培訓。學生在熟練操作競賽題目和競賽軟件后,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會計電算化專業技能,培養他們的會計專業水平,為以后的工作能力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中,將技能競賽意識融入到平時日常教學過程中去,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競賽意識,促使他們相互進步,也利于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掌握會計專業技能,也是適應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