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榆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地發展,會計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必需的崗位,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對教育體系的持續改進,不僅僅能改變經濟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最利途徑。分析了國內外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不同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改革的途徑,為高職會計專業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 改革途徑
【中圖分類號】F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044-02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會計師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會計專業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強。在全球一體化以及社會經濟活動日趨繁雜的背景下,高校應如何迅速轉型,提高教育的標準和質量是目前面臨的巨大挑戰。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對教育體系的持續改進,不僅僅能改變經濟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最利途徑。因此本文從會計專業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國內外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不同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從專業技能教材化、教學模式現代化、會計考核平臺化、會計教師團隊化、會計技能實踐化多維度出發,提出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改革的途徑,為高職會計專業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方向。
1.會計專業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
職場上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基本的“做賬”都不會,雖然只是個別現象,卻表現出了現在大學畢業生大都眼高手低,同時也暴露了目前會計專業高等教育的不足。針對這樣的現象許多專家和學者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他們認為針對會計專業,應該從實際面臨的工作入手,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改變課堂教學的模式,應該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與國際接軌,建立多方位的課程體系,從而讓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不斷完善。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出現課堂教育和社會脫節,學生在畢業后不能很快勝任自己專業的領域很大的原因在于學校的指導方向出現了偏差。不少的學校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都是希望學生將來能成為行業的高級人才或者領導者,因此目前會計專業培養學生的重點在于溝通、管理、決策等方面,該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學生剛進入社會的初期,在學校所獲得的本領并不適用,反而最基本的動手能力都沒有達到合格的要求。因此根據目前的社會形勢而言培養學生成為專業人才更加有利于學生畢業后在會計領域的發展和進步,而高級別的人才需要學生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展從而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
會計專業高等教育目前在不斷改進和發展,學校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為主線,輔助一些公共課程,花更多的精力進行實際的技能大賽,才能讓學生能夠在進入社會后迅速轉變自己的角色。
2.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改革的途徑
2.1 專業技能教材化
會計技能知識包括很多內容,從建賬開始,填寫憑證、記賬、編制報表和歸檔。比如填寫支票,包括發行日期、收款人、金額等內容,以及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人員的印章等細節;再如旅行費用報銷業務,包含填寫旅客名單、出發地點和日期、按照“單位內部核算”制度檢查旅費報銷金額和所選交通工具,確定旅行津貼和住宿費的標準;借款的處理;審核部門、會計、領導單位負責人簽字等。然而,在我們現有的教科書中,很少有這樣的內容,即使有,也是一筆帶過的。《基礎會計》引入更多的會計要素和復式簿記;會計憑證、書籍、報表和會計處理的基本程序;《中級財務會計》主要教授各種具體業務的會計處理。目前市面上以及課堂上使用的教材成百上千,但卻并沒有哪一本教材能夠指導學生去處理工作上的“會計任務”。一本好的專業技能教材能帶給學生的利益是極大的,因此開發一本會計專業技能的教材是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重點之一。
2.2 教學模式現代化
單一的教學方法一直是會計教學中的一個弊病,改革會計教學方法和手段一直是會計教學的共識。不可否認的是,“粉筆+黑板+PPT”仍是會計學口語教學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仍無法擺脫教師的“一面詞”局面。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教學體系沒有根本改變,教學方法本身具有適應性。傳統的日常教學側重于對會計基本原理的分析和對許多會計準則的解釋,對于這些解釋,“粉筆+黑板+PPT”確實足夠了。因此,為了實現會計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提高教學效果,只有通過“頂層設計”來改變教學體系。尤其是專科教育,要摒棄“大而全”的辦法,留出固定的教學時間進行會計技能練習。會計技能教學更具有實踐性,必然會讓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情境教學、互動教學、沙盤模擬等新的教學方法。
2.3 會計考核平臺化
會計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考試中,交易是以原始憑證的形式進行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正確填寫原始憑證,還要根據原始憑證的準確解釋判斷相關業務,還要填寫會計憑證。根據內部控制的要求對相關人員進行簽字;最后,對憑證進行裝訂。因此,設計會計技能考試涉及面廣,加大了以后閱卷工作的難度。如果人工操作,十分不便。當前許多會計軟件公司已經通過會計軟件和計算機進行了大量的會計培訓。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在利用現有的軟件技術中建立自己的評估平臺。線下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小團隊進行自檢、互檢,結合平臺的評分不斷促進知識的獲取。
2.4 會計教師團隊化
會計技能的教學離不開一個好的師資隊伍。同時,會計技能教學的靈活性、多樣性和復雜性要求一個高層次的教學團隊。然而,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對于組建這個團隊是非常不利的。許多高校在聘用新老師時都需要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老師大多數教師來自不同的學校,理論基礎很扎實,但他們的業務單位對活動、業務流程、會計實務、稅務、銀行信貸業務等都不熟悉。會計教師實踐技能的薄弱使學生難以有效地提高。雖然目前有高校在職稱評選中加入了實踐的分數,但是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
2.5 會計技能實踐化
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教學是會計專業技能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許多學校在第二年的教學計劃中開設了畢業實習實踐課程。然而,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實施效果不好,也存在客觀因素。第一年,采用集中實習的方法,了解企業的生產特點、業務流程和會計崗位設置。采用的方法是邀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主要是會計人員)在學校授課。然后帶學生參觀企業現場感受企業文化和現代化生產線,最后進行總結。今后兩年,采用教師負責制的方式分散實習,并要求學生利用公休假自行實施實習單元。出納員,會計業務會計和庫存管理,初級內容是成本會計和會計軟件操作,高級內容是會計管理和EHP實踐。要求學生完成實習報告和實習,要求實習指導員監督過程,并做好與學生溝通記錄、問題隨時溝通,可以達到良好的社會實踐效果。
3.結論
目前社會對專業性會計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往的會計專業教學方法是將學生培養成高端、具有領導力的人才,但是在實際表明企業更看重員工的動手能力。本文從會計專業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著手,分析了國內外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不同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從專業技能教材化、教學模式現代化、會計考核平臺化、會計教師團隊化、會計技能實踐化多維度出發提出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改革的途徑,為多元化的課堂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蕓達,陳國平,范麗紅,等.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2):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