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章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的不斷重視,學校教師大多只專注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過多忽略學生的體育教學。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環境隨著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重視,導致許多學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身體素質急速下降。也因此,許多高校在教學途中,出現不少學生暈厥、休克等現象。所以,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尤為重要。身體健康是中職學生成長和學習的基礎,排壓減重的同時,更高效的學習。
中職體育教學現狀并不理想。首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為孩子準備了各種營養食品,以致于忽略了實質性的身體鍛煉,導致學生的身體呈現亞健康的狀態。其次,傳統的教學理念促使中職教師格外注重主科類課程的教學,甚至有些教師會占用體育課程的時間,讓學生補習主科類文化知識。學生壓力加重,沒有一個較好的派遣方法,因此,許多學校都出現了中學生暈厥的狀況。另外,學生自身嚴重缺乏自主鍛煉的意識,只是一味的應付繁重的文化課程,學校安排的運動會或者早操等鍛煉都用來做其他的事情。對體育鍛煉認識不夠全面,缺乏耐力和恒心,只會補充營養食物,一定程度上對身體造成了傷害。中職體育教學應當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通過豐富的體育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培養體育意識,增強體質。
要培養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首先應當改變中職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產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思想,只有明確了思想,體育教學的工作才能得到改善和發展。中職教學傳統理念中,關于體育的教學理念存在嚴重缺陷,膚淺、片面且過于局限,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體育鍛煉,例如平時的早操鍛煉,學生動作不標準,安排的體育課程,學生也不主動參與等等。為提高學生個人的綜合能力,促使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改變體育教學理念勢在必行。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個人身體素質情況,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鍛煉目標,適時安排班級運動會,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學會用體育活動排壓減重。
現如今中職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傳統且不知變通,對學生沒有吸引力。教師應該改變體育教學的方法,拓寬運動面,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興趣。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運動的方案,確保在滿足學生身心需求的前提下,增加體育運動的活躍性和娛樂性,吸引注意力的同時,愉悅學生的心情且放松文化課的壓力。改變教條化,對實際課堂內容盡可能靈活化,體育器材準備充分,引導學生散發運動思維,發揮個人特長。體育教育最重要的是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教師應在關注學生文化課程進展的同時多和學生交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納學生提出的好的建議,適當放寬學生運動時間,并且不斷對體育運動技能做出改善,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從內心開始自主堅持體育鍛煉。
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影響,要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運動,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只有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潛移默化的進行引導。與時俱進,學會摒棄錯誤觀點,即只注重文化課程而忽略體育教學的傳統理念,定時督促學生放下課本,參與戶外運動。老師和家長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從旁指導,豐富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加強體育精神和品德建設的培養。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介紹多種體育運動,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運動,輔以相關知識的教學,積極引導學生加強體育素養。
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正是最大的階段,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是高效學習的基礎。家長和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放寬運動時間,確保學生有一個強壯健康的身體。另外,適當的體育運動還能幫助學生放松精神,排壓減重,用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情生活和學習。在教師的指引下,讓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學會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等傳統美德,并利用運動的機會增進友誼。在文化素質教學中輔以培養學生體育意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活躍思維,促進腦部發展,還能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實現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在中職教學中必不可少,有益于學生將來的各項發展。
[1]楊智偉.中職學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3(2):154-156.
[2]柳春鵬.對中職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教育的思考[J].職業,2015(23):170-170.
[3]王永.淺析中職教育武術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中旬-單),2015(6):12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