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杰
新聞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是公民民主權利的一種,也叫做出版自由,是憲法所規定的言論、出版自由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運用和體現。新聞自由是指新聞傳播媒體在不受外界的影響而獨立地發布背景事件和評論的權利,一般意義上是指參與新聞活動人的自主性和不受限制性。政府或者組織不得進行審查和干預,在涉及國家機密的情況下。
新聞自由源起于歐美等國對于出版自由的爭取,隨著社會演進,新聞自由理論基礎從傳統到新穎,新聞與出版的自由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逐漸發展出完整的權利體系。而事實上,新聞自由不僅僅是指媒體有采訪、報道社會事件的權利,同時也指的是個體作為媒體的成員,其有著刊發新聞報道和新聞事實的權利。目前許多民主國家均承認新聞自由的重要性,許多非政府組織每年針對世界各國作出新聞自由程度評鑒。隨著科技進步,新聞媒體逐漸突破來自政府的壓力,但也有更多大企業給予新聞業帶來新的挑戰。新聞是個人表達其精神存在的最普遍的形式,它尊重理性,“自由媒體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體現,是把個人同國家與世界聯結起來的有聲的紐帶”。就法律層面而言,新聞媒體的新聞自由是受法律保護的,因此新聞媒體對于新聞自由的行使是通過法律提供保障的,法律的保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聞媒體行使新聞自由權利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媒體體制或其存在制度決定了媒體的性質,而媒體性質又決定著媒體的社會功能,也就是主要的社會責任。新聞自由在一般意義上是指參與新聞活動人的自主性和不受限制性,是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在傳播領域的延伸,新聞自由包括:可以發布任何消息和評論、沒有任何事先的檢查、言論自由等,新聞自由成為國家和民族意識,是新聞媒體享有真正的自由新聞。媒介即是信息,而信息本身都是有意義的,盡管新聞媒體是本著客觀中立的角度和態度去報道事實、傳播信息,但其引導輿論、傳授知識、教化民眾、弘揚正義、捍衛真理、構建文明的信息內涵,決定了媒體不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承擔著責任并通過報道履行著責任。
新聞媒體的責任,在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當中,都是一個嚴肅的、不能回避的課題。一般說來,西方媒體制度或將媒體看作是“一種公共輿論的載體”,將之看作“社會公器”,“發揮著監督和制約政府,也是民眾意見的講壇”;或主體以私營方式,追逐利潤,“為公眾提供信息消費和文化娛樂商品”。
不能否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新聞媒體的功能在持續擴大,作用不斷顯現,自身的訴求也與日俱增,但是媒體絕非媒體自己的媒體,乃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媒體,其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重大,中國媒體機制則是媒體作為執政黨的輿論宣傳工具,發揮宣傳政治觀點、引導社會輿論、動員人民群眾、教化普通百姓的作用。
幾乎每一種傳統媒體和信息傳播方式都開始采用更加先進的科技,使得新聞從業人員能夠更加高效的從事采訪和傳播工作,捍衛“新聞自由”。然而新聞媒體在現今社會中除了報道政經消息外,各類生活或是產業消息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中國的和平崛起需要新聞的自由、言論的開放,這樣的思想自由交鋒才能誕生偉大的思想和文化,才能催生出一個優秀的民族,締造出一個崛起的大國。
新聞媒體可以“自由”的發表黑白顛倒的言論而不受任何追究,不負任何法律和道義上的責任;也可以任意挑釁國際秩序和法則,挑起種群沖突。在多媒體并存的今天,各種類型的思想意識、文化、道德規范、價值觀念也多元并存,甚至有一些低俗虛假的東西,我們不難發現新聞媒體上充斥著色情、暴力、垃圾信息、假新聞等。新聞媒體為我們提供了高時效、大容量的信息載體,但它的便捷性也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新聞傳播是靠人來完成的,每一個新聞媒體都有它的利益主體。利益主體的價值觀念會通過信息的傳播表現為媒體的價值觀念。所以要規范新聞媒體的行為,就必須規范新聞媒體的利益主體,規范利益主體的行為。為了搶得首發機會,很多網站報道新聞事實不準確,甚至無中生有、杜撰新聞,報道事件過程以娛樂化為取向,把真實的新聞創作成懸念叢生的娛樂故事,使新聞的真實性和嚴肅性大受質疑。和其他意識形態規范相比,新聞輿論具有非強制性、潛移默化和特有的彈性,會在人們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發揮其影響力,所以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至關重要。媒體應正確地引導輿論,使信息多源性傳播形成合力。
媒體從業者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對新聞事件的社會價值做出正確的判定,如果社會價值遠高于新聞價值,媒體從業者應首先從社會價值考慮新聞傳播的可行性,做出恰當的判斷,樹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使自己在多源性傳播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媒體工作者要行使好黨和人民給予的“傳播權”,發揮好自己的放大作用,媒體工作者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精神情操和道德修養,這才是擴大自己影響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受眾的最終認可。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已影響民眾的觀念和思維,新聞事業是整個社會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公民、媒體及新聞從業者在享受法律所確認和保障的新聞自由權利,廣播電視媒體不當行使權利時會侵害到公民、社會甚至是國家的利益,對媒體進行法律框架下的規制是國際社會通行的作法,在一個和諧有序的環境下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作為一個影響公眾價值取向和審美觀念的社會機構,媒體的出發點不應該僅僅是幾個數字所涵蓋的商業價值或者自身利益,而是應該深度關注社會的發展,關注民生的內在需求,以及如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促進整個社會的穩步向前,真正有力的推動歷史向前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