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生的思想狀況呈現出許多新的特征,高職院校對高職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大學生是祖國的脊梁,只有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主要對當前高職生的思想現狀方面進行分析,并加以歸納總結,以期對高職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有所啟示,使其順利步入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生;思想現狀;思想政治教育
一、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特點分析
1. 高職生的生源特點
當今大學生的主要來源是“90后”,雖然學生年齡相近,但院校的生源相對復雜,學校教學結構也不盡相同。以我們學校為例,有普通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有往屆的高中畢業生,有省內的學生,也有省外的學生,有對口生,還有單招生。由于他們所受教育的程度參差不齊,他們的技能與素質存在著很大差異。
2. 高職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
當代高職生在思想上具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特點。其中,高職生思想上比較積極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政治思想上積極上進。大多數高職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遞交入黨申請書,認真學習黨章,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學習黨的歷史,關心國內外大事。他們以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對我國的社會發展持樂觀態度。
二是大多數高職生積極參與校園實踐活動,他們認為應該定期組織學生去深入基層,了解社會,可見高職生接觸社會的愿望是十分迫切的。
三是就業觀念更注重實際。大多數高職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在對待學習和就業方面所具備的耐壓能力增強。能夠擺正就業心態,愿意從基層做起。
由于高職生正處于人生“三觀”的形成時期,介于他們自身成長的特點及所處環境的影響,高職生在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消極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參與政治活動的熱情不高,容易產生不滿情緒,覺得政治學習跟自己關系不大,無法將政治理論學習內容和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相聯系。
二是高職生對于情緒的控制力和挫折適應力比較低。高職生在情緒方面具有豐富性、多變性的特點。在各種網絡傳媒的影響下,各種復雜社會現象的沖擊下,當代高職生情緒受到愈來愈多的困擾,其思想更容易發生波動,當生活或學習中遇到挫折時,由于其閱歷和經驗相對不足,可能因一時無法克服而灰心喪氣,也可能因此而一蹶不起,成為各種危機事件的萌芽。
三是高職生對是非真假的辨別能力較弱。在社會政治浪潮的沖擊下,高職生對政治敏銳力弱,過分依賴互聯網,對互聯網傳播的真實性判斷不足。他們對政治問題的分析缺乏動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部分高職生政治信仰模糊,對政治信仰的認識、態度與國家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反向運動。
教育的首位就是思想教育。高職院校應將高職生的思想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加強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轉變傳統觀念,端正就業心態,引導學生對自身準確定位,從而提高自身整體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 探索高職生思想教育的對策思考
根據高職生思想、心理方面的特點,應階段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1. 傾注人文關懷,堅持以人為本
在高職生的思想教育中,我們應傾注人文關懷,深入交流,挖掘高職生亟待解決的更深層的問題,為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因此,我們應善于把正能量的教育滲透到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中,幫助他們提高自省能力,鼓勵他們自覺主動地去解決問題。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既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思想教育,又要重視高職生個體發展的差異,因材施教,使高職生形成獨立高尚的品格。
2. 轉變教學模式,引導參與教學
在中國傳統教育下,大部分高職生學習被動,不會從所學的理論創造新理論,更不用說把新理論運用于實踐了。對于年齡大多是“90后”的高職生來說,輔導員的理論說教的效果甚微,有的甚至出現逆反現象。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通過討論、錄像、表演等方式,利用多種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親身體驗,將其所學轉化為內在素質,運用到實踐中去。
3. 關愛高職生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從新生入學開始,及早的教育不僅能加強對新生的了解,還能對新生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出可行的建議。輔導員,作為新生入學的啟蒙者,最先接觸到學生,其采用的教育方式方法對高職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影響重大。教育方式從早些年的“我來管理學生”轉化為“我來服務學生”,教育方法從居高臨下轉變為平等雙向交流。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進行跟蹤觀察,在觀察過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不要將潛在問題學生與普通學生分開,應對待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防止個別學生產生不良情緒。要加強挫折耐受力,增強高職生的心理調節能力,預防和疏導心理問題,引導學生開展積極地自我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高職生的責任感。
總之,建設培養一支優秀、精干、可靠的輔導員隊伍是時代的需要,不容忽視。輔導員工作方法的優劣、工作態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和諧校園的構建,關系到學生成長成才的培養效果。
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教育工作不僅關系到高校教育的整體發展,還關系到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各種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都始終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真正需求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在教育過程中,飽含真摯的感情,利用感情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成才,為他們以后面對人生的難題打下堅定牢固的思想基礎。讓學生在走出校園時,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斌,陳東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輔導員[J].科技信息,2011.
[3]張莉.“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及輔導員工作對策探析[J].科技信息,2009,(22).
[4]郭佳奇等.高校輔導員“微”心語100篇[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5]王東升,熊建宇.新形勢下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30).
作者簡介:
金云,河南省洛陽市河南推拿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