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的應用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應用的具體內容,介紹了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的實際應用,旨在通過初中跨學科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科學學習;跨學科知識;應用
一、 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應用的內容
(一) 初中科學課程中教學內容的相融性
跨學科知識在初中科學學習中應用時首先要研究教學內容的相融性,對初中科學課程中涉及的跨領域知識進行發掘,然后再建立以科學為主體的相互融合的教學方式。對初中各個學科的教材以及知識結構進行理解,這樣就能充分地理解各個學科內容的融合。如:應用數學與科學之間的聯系和數學課程中的一些知識在科學學科中的實際應用,掌握科學與數學之間的聯系。
(二) 初中科學課程中教學能力的相融性
在初中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力,可以通過初中教學中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技能進行科學學習能力的訓練。如:應用美術知識中的繪畫方法進行科學教學中的生物術語的學習和記憶。初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初中學科之間的相關性,對初中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講解,讓知識具有連貫性,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就能夠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學習,同時在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時也能應用科學知識。
(三) 初中科學課程中學習過程的相融性
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的實際應用以初中課堂為基礎,結合初中科學學科的具體內容,分析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和初中教學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證明了科學學科具有綜合性,并且根據課程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方法。在初中科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能夠運用初中課程中各個學科的知識完成同一個教學任務。
二、 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的實際應用
(一) 初中語文知識的應用
初中課程中語文這一門學科的底蘊十分深厚,語文課程中的古詩文與現代文學都十分經典,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還蘊含著一些科學知識,是自然現象的反應,所以可以通過語文學習了解科學知識,這樣就能在語文這一課程的學習中提高科學知識能力。如:初中語文中有一首古詩是《楓橋夜泊》,這首古詩的第一句為:“月落烏啼霜滿天”,用語文知識來解釋這一句的意思就是:月亮落下了,有烏鴉在啼叫,霜在夜色中迷茫,是一句寫景的詩。而在科學學科中通過這首詩歌能夠分析出月相的變化,通過詩歌的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能夠判斷出月亮將要落山,而從這首詩歌的最后一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可以判斷出時間是半夜,所以此時判斷出月相是上弦月。這樣就將語文知識與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的應用。
(二) 初中美術知識的應用
美術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繪畫基礎。在研究初中美術在初中科學知識中的運用時,主要是應用初中美術課程中的繪畫能力,通過繪畫的方式學習科學知識,讓學生通過繪畫理解和學習科學知識。如:在學習植物組織時可以應用繪畫的方式進行學習,植物的基本組織主要包括:植物保護組織、植物營養組織以及植物機械組織等。這時通過繪畫的方式將植物組織繪制出來(如下圖所示),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植物組織,并且對植物組織進行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初中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初中教師不僅要有繪畫基礎,還要具備將科學知識與繪畫知識的結合,讓學生在進行美術學習掌握繪畫技能的同時,將繪畫與科學學習聯系起來,在科學學習中應用繪畫的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圖1 植物組織示意圖
(三) 初中數學知識的應用
初中數學學科可以作為科學學習的一種工具,所以數學在科學學習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如:應用數學函數知識探索科學學科中相應的量,這樣就能將初中數學中的未知變量與初中科學學科中的變量相對應,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因為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作為科學學習的基礎,讓科學概念更加清晰。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
三、 總結
綜上所述,教學具有系統性,所以在初中教學中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本文對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的應用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應用的具體內容,介紹了初中科學學習中跨學科知識的實際應用,旨在通過初中跨學科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玉平. 跨學科知識整合視角下的初中生物與化學教學[J].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09:92-96.
[2]孫杰. 初中歷史跨學科教學實踐與探索[A]. 江蘇省教育學會.2016年江蘇省教育學會學術年會報告文集,2016:8.
[3]趙丙軍,司虎克. 體育跨學科知識流動特征研究——基于中國引文數據庫(CCD)的分析[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01:60-64+70.
作者簡介:丁海波,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黨山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