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潤+李玲
摘 要: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學生,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最富有活力。長期以來,我國都在鼓勵大學生創業,并通過各種形式給予大學生支持和幫助。大學生創業離不開國家、社會和學校的支持。重慶工商大學通過“創業論壇”系列活動持續關注大學生創業,給予學生更多的政策幫助及資金支持,鼓勵廣大學生創業,將廣大學生的創新熱情充分釋放出來。本文以“創業論壇”為例,闡述了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建設內容及改進建議,旨在進一步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質量和實效。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將“創業”提到了一個新高度,要求各地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納入學分管理,對創新創業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同時要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資金的支持力度。在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愈演愈烈的社會現狀下,大學生自主創業已然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創業,不僅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就業門路,也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更有助于實現大學生的個人價值。青年大學生正值風華正茂,思維活躍,敢想敢拼,蘊涵巨大創業潛能的好時期。
重慶工商大學通過舉辦“創業論壇”系列活動,多年來為在校學生提供了與知名企業家零距離溝通交流的平臺,以榜樣的力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創業熱情和激情,并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向學生傳授了相關的政策理論、項目實施等創業知識和信息,為學生創業搭建了解惑答疑的暢通渠道。十五年來在“創業論壇”系列活動的推動和幫助下,校園的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創業成功的個例也更加豐富和突出。
一、 大學生創業教育建設內容
1. 樹立榜樣力量,激發創業精神
在持續舉辦和進一步完善“創業論壇”系列活動的過程中,學校精心篩選有精彩的創業故事的知名企業家,邀請他們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零距離交流,依托榜樣和先進的正能量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激勵學生勇敢地邁出創業步伐,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2. 分析成功案例,增強創業意識
“創業論壇”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向學生傳授各行各業的創業成功秘籍,通過對這些成功案例的分析和探討為學生答疑解惑,從低年級學生開始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給予學生更多的創業思路,向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信息,掀起一股以“創業”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新風向,烘托更好的校園創業氛圍。
3. 自覺參與實踐,培養創業能力
在學習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創業論壇”將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作為活動的首要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鼓勵學生積極尋找創業項目,組建創業團隊,在校內外專家和知名企業家的指導下完成創業策劃,并向學生提供一系列幫助,促使優秀的創業項目盡快孵化成型,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
二、 大學生創業教育改進建議
1. 加強院企合作,切實發揮創業導師和實踐基地的作用
十五年來,我校堅持與每一屆“創業論壇”的企業家嘉賓簽訂合作協議,聘請嘉賓為大學生創業導師,協議嘉賓所在企業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實踐基地。但實踐基地對于學生的指導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受益學生只是一小部分,社會實踐的可持續性發展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應秉承“創新發展,開拓進取”的精神,堅持做大、做強、做精的原則,進一步落實創業導師和實踐基地的指導作用,努力創造更多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尋找創業的靈感,鍛煉自主創業的能力。同時,對創業導師和實踐基地的可持續性發展加強追蹤反饋,形成穩定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切實發揮導師和實踐基地的指導作用。
2. 創新活動形式,為優秀創業項目提供資金及政策支持
目前,“創業論壇”已有的活動形式包括企業家演講、面對面訪談、大學生創業PK賽、創業項目診斷大賽等等,每屆論壇的直接受益學生人數可達2000余人。大學生創業教育活動應進一步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嚴格審查簽約企業及嘉賓的背景和質量,通過更加豐富的活動形式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其中,以自覺動手實踐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創業和就業能力。不僅如此,活動結束之后還可以對在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創業項目提供啟動資金資助,幫助學生圓自己的創業夢,促使大學生勇敢的邁出創業的第一步。
3. 重視后期宣傳,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
為了持續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可以將活動的影像資料進行翻錄,做好活動新聞報道及總結,通過傳閱影響資料或召開主題班會等方式在各個班級中進行廣泛宣傳,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讓更多沒有能夠到現場參加活動的學生也能夠從中受益,讓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良好氛圍在校園中掀起一股熱潮。
4. 著力團隊建設,打造一支專業性強的創業指導隊伍
為更好地開展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可以對從事相關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進行創業相關的專題培訓,選派優秀教師外出參加學習,加強實踐,著力打造一支更具專業性和指導性的創業指導隊伍。
參考文獻:
[1]李鋒,等.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思考與探索[N].光明日報,2012-06-17(16).
[2]許國彬.當代大學生工作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2,323.
[3]王占仁等.以德國為鏡鑒,建設良好大學生創業環境[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45.
[4]賀鵬飛.“全國失業率創新高逾千萬民工待業中”〔N」.大公報,2009一03一11(04).
作者簡介:
何祖潤,重慶工商大學管理學院。
李玲,重慶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