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教學既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一大難點。然而從以往的教學現狀來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一直不理想,不僅教師教得辛苦,學生更是毫無興趣科研。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成為了每一位中職語文教師目前亟待思考與解決的難題,但我國目前對中職語文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卻是少之又少,不能解決現在中職語文教學尷尬的局面。基于此,本文下面將針對中職考試影響的文言文教學困境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設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考試;文言文;教學困境;有效策略
新課改實施以來,文言文篇目就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占有著重要比重。雖然大部分中職語文教師與學生都將時間花在文言文學習上,但在學生成績考核中文言文方面卻并沒有占據多大比例,加之中職院校重實踐輕理論,使得文言文教學在整個中職教育中處于劣勢。因此,在中職語文文言文課堂上,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課堂上更是缺乏應有的互動,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異常壓抑。可見,如何改變中職考試影響下文言文的教學困境,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成為了目前廣大中職院校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基于此,本文下面將針對如何構建有效性的文言文教學課堂提出以下建議,以期幫助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前進方向。
一、 了解學情,制定目標
語文教學最根本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學生學情就是課堂教學的起點,而學生發展是教學落點。這種“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需要在教學設計之初就應當體現出來。中職生基礎差,學習成績不穩定,學習習慣更是差,這也正是讓廣大中職教師頭疼的事,而其在文言文知識積累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深入了解中職學生對于文言知識的掌握與儲備情況,便于教師預設教案,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則是一堂課的核心與靈魂,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定向作用。教學理論與實踐證明:有效的教學目標是確保整個課堂有效的前提與保障,而有效教學目標設計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明確與準確。準確主要體現在擺脫應試教育以及知識中心論的影響,不僅需要注重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需要重視學生語文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注重學生智力發展,還需要重視學生非智力發展。明確則是指應當具體,切忌寬泛與空洞。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確定哪些知識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而哪些又是需要學生簡單了解的;二是應當需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根據中職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動機意志以及學習水平等差異,制定出符合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發展。
二、 鼓勵探究,激發興趣
傳統教育教學下,大部分教師采用的都是逐字逐句翻譯與解釋的教學方法,往往教師講得昏天黑地,學生也無動于衷,其教學效果也不言而喻。而文言文作為中國語言的根基,學生不僅可以從中學到古典文化的精髓,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凝聚力與自豪感。可見,文言文教學對于中職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職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不妨采取探究性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其主動參與其中,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探究,以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其在相互討論與交流中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琵琶行》一課時,教師就可針對“司馬淚痕多”這一歷史典故進行提問,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一歷史典故的原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得出各自的結論與看法,有的認為這種凄涼的琵琶曲能夠讓詩人感動;有的則認為琵琶女身世悲慘,詩人為其掉眼淚;有的則認為詩人這是懷才不遇,為自己悲慘命運而掉眼淚等等。經過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學生會有許多話想說,不至于在課堂上無話可說。同時,經過學生的這種積極參與與大膽探究,學生的學習勁頭會被調動起來,并沉浸在獲得審美的體驗中,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還能有效促進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 創設情境,提高效率
文言文是一種篇幅較大、抽象難懂的文體,如果直接采用傳授法學生很難進行深入學習,不僅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還會使學生失去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所以,為了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情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式的運用,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讓其在真正的課堂氛圍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華。在中職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故事導入法、歌曲導入法或者激烈導入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其目的在于通過直觀、形象的認知體驗,讓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文言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圖片或者動畫。例如,在教學《狼》一課時,教師則可以采用故事導入法,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將學生的情緒帶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其參與其中,并在教師的聲情并茂中感受到文言文學習的魅力,從而愛上文言文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講故事的時候,需要將故事的脈絡羅列出來,讓學生在腦海中能夠形成一個定向思維,從而調動學生的感官情緒,讓其能夠主動參與其中。這種故事情節法在于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實地感受到并參與到故事情節中,從而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 小結
總而言之,文言文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以及鑒賞能力都有著積極作用。針對中職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面臨的困境,中職語文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同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身心發展規律,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發展,達到提升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韓欣.中職文言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黃金梧.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3]丁一.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6.
[4]齊艷茹.初中文言文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唐蘊嫻,江蘇省無錫市惠山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