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學生上課思想是否集中是聽好課、學好知識的關鍵。小學生心理年齡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差,上課時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影響他們對英語知識的學習。那么如何使我們的英語課堂符合學生的“口味”,緊緊抓住他們的“目光”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
關鍵詞:注意力;英語課堂;積極性;參與性
一、 多元導入,吸引注意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個好的導入對一節課非常重要。它能夠使學生快速地進入英語學習的情境,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導入最常用的就是歌曲導入和談話導入,在上課前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英文歌曲,可以使學生放松心情,很好地營造一個英語學習的氛圍。例如,我在上5B Unit8 At the weekends時,就采用的一首《Weekend》,這首歌曲活潑愉快,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感知所要學習的知識。用歌曲導入的方式學習新的單詞和詞匯,既可以讓學生學習了英語語言,又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節奏感中學習新知。而在教授新知之前進行談話,也就是英語課通常所用的Free talk。就是師生通過簡單的口語交際,來復習已經學過的句型,也可以穿插一些新的知識,起到一種很好的過渡作用。另外,通過一番“free talk”,溝通了師生之間的感情,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帶著豐富的熱情進入新課。比如說我在教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課文教學時, 在Free talk 中用的句型有“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 I like...”因為,Unit8這個單元里涉及了很多關于activities的詞組,用這個句型可以很好地起到一個溫故的作用,還有“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aturday and Sunday? I usually...”,這是問學生在周六周日通常做什么,為本單元新授句型“How do you often spend your weekends? I often..., sometimes...”的學習做了比較好的鋪墊。
二、 巧設故事,激發求知欲
小學生都非常喜歡聽故事,往往一個富有生趣的故事可以很容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動的故事情節可以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和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把教學和故事聯系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習教學的效率,而且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我在教學牛津英語Unit 9 Whats the matter?這一課時,利用“圣誕老人送禮”的故事來展開我的教學,今天是圣誕節,Father Christmas(圣誕老人)要給Liu Tao送禮,他出現在冰天雪地里,非常的cold,所以他決定做一些運動,做完運動之后他發現自己非常的tired,這時,一輛雪橇來到了他的身邊,順便教授句型“Heres... for you. Thank you. ”圣誕老人舒舒服服的坐上了雪橇,開始他送禮物的工作,但在送禮的途中又覺得很hungry和thirsty,就吃了些食物和飲料,終于滿足了之后重新出發,最后來到Liu Tao家,發現了生病的LiuTao,可以教授單詞ill,然后圣誕老人把禮物送給他,并陪LiuTao一起度過了快樂的圣誕。利用形象生動的故事,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又很好地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逐步攻克了本課的難點的學習。這種通過故事講述出來的方法既新穎又起到了很好的教學作用。
三、 穿插游戲,調動積極性
小學生處在一個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都熱衷于游戲活動,所以在教學時,如果好好的運用游戲環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輕松的教學環境,此外,也可以使平淡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記憶和學習。
教學時我一般使用下面幾種游戲: Lucky number, Copy 不走樣,大轉盤等。這些游戲一般運用在新知識教授完后,起一個鞏固的作用。就拿Copy不走樣來舉例,在教動作類詞匯時,我們會發現游戲教學是最生動豐富的,因為它完全可以與學生的肢體語言相聯系,讓學生既動嘴又動身,好玩又容易記住掌握單詞。在進行游戲時,能夠提高大家的注意力與進取心。比如在教4A Unit 9 Whats the matter?時,遇到單詞 cough我就作出咳嗽的動作,cold就雙手抱緊身子作出很冷的感覺,hot用手使勁地扇風表現很熱,hungry用手揉著肚子表示饑餓,thirsty用手摸著喉嚨說明很渴,tired雙手下垂,微微駝背,看上去很累的樣子,我就是邊做這些動作邊讓學生猜的,然后讓一個學生模仿這些動作,其他同學猜,學生學得很感興趣,學習效果不錯。
四、 組織競賽,刺激參與性
法國教育家、思想家盧梭提出“有比較才有進步,在自我比較和與他人比較中,人類的學習活動才會更有效”。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引進競爭機制,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出現學習興趣不足、情緒不佳的情況時,就可以采取競賽的方式,男女對抗,小組對抗等形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上課開始前,我會先在黑板上寫上“Group1、Group2、Group3、Group4”,然后在上課時根據每組學生的表現加星,并在下課時,根據星星的數量,得星最多的組可以獲得糖果獎勵,這樣他們的競爭意識就會被激發出來,積極地參與,舉手發言,爭取自己小組的勝利。此外,我還設置了每月的“發言之星”,由學生自己來推選出一月內課上表現積極,發言活躍,很好展現自己英語能力的學生當“發言之星”,“發言之星”除了能得到獎狀以外,還可以成為下次英語課代表的候選人。競爭機制的使用不但有效地控制了課堂紀律,提高了教學效果,還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和不甘落后、不怕困難的進取精神。
一節英語課,如果有眼前一亮的導入,精彩的情景設置,適時的游戲調味,以及增彩的競爭機制,那么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就能很好地被激發出來,并且能牢牢地抓住他們的目光。
作者簡介:
王芳,昆山市玉山鎮司徒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