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互動的主要渠道,是突破教學難點的很好手段,也是啟發學生思維的催化劑。因此,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深入研究課堂,采取有效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政治課堂;有效提問;教學方法
提問式教學是非常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而有效的提問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問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問的有效性,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從提問中得以提高。本文從提問的坡度性、適時性以及開放性等三個方面入手,談一談政治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
一、 坡度性,循序漸進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在學生的已有基礎上將知識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遞進性,引導學生能夠由淺及深的進行學習,而如何幫助學生完成這一學習過程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一些坡度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進而牢固的掌握知識。
比如,我在為學生講解高中政治中《神奇的貨幣》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就采用了坡度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貨幣的本質。學生對于貨幣都有一定的了解,我首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對“貨幣的本質”進行解釋。了解到要求之后,學生紛紛展開了自己的闡述,并有同學表示:貨幣的作用是交換等價的商品,所以貨幣的本質就是衡量商品的價值。結合學生的回答我向學生提問道:“貨幣的基本職能是什么呢?”根據這個問題,學生學習道:“貨幣的基本職能就是商品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種?!彪S后我又追問道:“貨幣是如何體現這兩種基本職能的呢?”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對課本內容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并最終認識到:貨幣在實現價值尺度的職能時體現的是觀念上的貨幣,而在實現流通手段的職能時必須是現實中的貨幣。通過逐漸深入的問題引領,學生對貨幣有了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
由此可見,設計坡度性的提問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同時還能巧妙的引導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觸及知識的核心,從而高效的學習政治知識。
二、 適時性,啟生深思
眾所周知,在政治學習中要適時的進行有效提問,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啟發學生的深思,使他們能夠深度掌握課堂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憤悱”的狀態適時提問,使學生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的熱情中。同時,還要把握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時刻,適時提出新穎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提高課堂有效性。
比如,我在給學生講解高中政治中的《我國的政黨制度》這一課的內容時,我先是帶領學生回顧了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四者之間的性質與聯系,之后我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確立領導地位的原因和地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有了整體的掌握,但在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時,面對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三種不同的執政方式,學生極易混淆,進而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開展中,教師要適時的針對這三種執政方式對學生提出問題,即:“科學執政是如何執政的”“民主執政是為誰執政”“依法執政靠什么執政”。在解決這些問題前,學生需要對這三種執政方式的含義進行深度思考,了解含義的深度剖析中學生自然會得出結論。
通過適時性的發問,不僅能夠使激起學生求知欲,使學生能把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且能夠使學生分辨清楚易混淆知識點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掌握知識。
三、 開放性,引導探究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教學都要以學生的思維為主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促使學生能夠積極的發揮其主動性,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性學習。基于上述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更好的發揮其主動性,從而更好開展探究性學習。
比如,我在為學生講解高中政治中《文化與社會》這節課的內容時,我就采用了設置開放性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探究并融入自己的思維。首先,我帶領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了系統的了解,在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之后,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傳承并發揚中華文化?”結合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各抒己見。學生討論結束后,我要求學生每個組內派一個代表將自己組內的結論進行闡述。有的同學表示:可以制作相關動畫視頻,并借助網絡的力量對其進行傳播。也有的同學表示:要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家人、朋友,通過逐級傳遞的方式去影響更多的人。對于文化的傳播,每個同學都有其獨特的看法,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更好的了解了自身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由此可見,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不僅能夠非常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的開動思維對所學知識進行探究,進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問不僅能有效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在原有的思維基礎上有所深化,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政治思維,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開展探究性學習,整體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戰軍.提高政治課堂提問有效性摭談[J].文教資料,2011(09).
[2]齊秀忠.政治課堂有效提問方式和原則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5(18).
作者簡介:
于敏,江蘇省淮安市淮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