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范圍廣,內容豐富,不僅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同時也需要學生有一個廣博的知識面。學生要想在閱讀中脫穎而出就要廣泛閱讀,掌握學習方法。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深入教材課文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閱讀的有效方法,進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深入教材
《考綱》對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要求是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并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為了滿足考綱的要求,使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明確文章的具體信息,教師要注重深入挖掘教材課文,使學生通過閱讀掌握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
一、 熟讀教材文章,夯實基礎
初中生所學習的教材都是精挑細選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學習價值。閱讀文章涉及的范圍廣,涉及了很多的話題,如體育、音樂、文化、名人、時間、飲食等等,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教材中文章的詞匯鮮活、實用、現代氣息濃厚,文章中的句型都是常用句型,也是學生學習英語最為關鍵和基礎的句型,學生如能將這些詞語和句型納入自己的“字典”,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更上一層樓。因此,教師要關注教材文章的閱讀,指導學生通過教材的閱讀進行深入挖掘,積累詞匯和句型。英語知識的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通過學生大量的積累,學生就會豐富自己的詞匯量,有利于減少閱讀障礙,提高閱讀速度,增強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斷地夯實語言基礎,有利于學生在解答閱讀理解試題時進一步豐富詞匯,達到靈活應用的程度,熟練地掌握詞匯,進而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二、 定時定量訓練,集中精力
中考中的閱讀理解試題并不是很難,但是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些題目,就需要學生認真地答題,關注時間,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就會影響其他題目的答題。很多學生看到了這個時間都會感覺時間緊,讀不完,理解不透文章,這在開始階段是很正常的。學生在平時對教材閱讀時,也要關注時間,一開始,如果達不到時間要求,可以把自己做題所用的時間記錄下來,在以后的練習中逐步減少時間。有了這個明確的時間要求,學生就有了閱讀目標,在閱讀過程中就會集中精力,加快速度。通過高度集中的方式來完成閱讀,有了時間的限制,學生也會感覺到緊張,進而促進大腦對信息的積極加工和處理,做出判斷和推理。學生在平時對于教材課文的閱讀也要關注定時定量訓練,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提高理解能力,在思考中理解作者的意圖、觀念和態度。學生就像是一根彈簧,對他們提出了高要求,他們就會提高對自己的要求,進而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 掌握閱讀方法,事半功倍
1. 關注主旨大意,提煉文章主題
閱讀過程中學生掌握恰當的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的閱讀方法有跳讀、細讀、略讀等,學生需要首先閱讀題目的要求,根據題目來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學生在閱讀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關注文章的主旨大意,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和主旨,明確文章的主旨。為了明確文章的主旨,學生可以采用略讀的方式,找出文章主題句、確定中心思想,通過略讀的方式來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例如在學習“Unit 2 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快速閱讀的方式來提煉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快速閱讀的方式來掃描文章,在快速閱讀中提煉出主要內容,進而概括文章中心。
2. 探究文章細節,明確文章內容
為了掌握文章中的細節信息,學生需要采用細讀的方式來閱讀,在仔細閱讀中理解文章表達的含義和思想,找到需要的關鍵句和要點詞匯,進行細致地分析和深入地探究,形成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學習“Unit 2 Vienna is the center of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置閱讀問題:Who came to study and work in Vienna?在閱讀細節理解題時,學生需要瀏覽題目要求,標注定位詞,之后帶著問題通讀全文。在閱讀中學生需要關注文章中的時間、地點、概念等名詞,極端詞和程度詞,態度詞和語氣詞,邏輯詞和關系詞。用不同的標志把他們標記出來會促進學生在尋找信息點時更快捷、更方便地找出要點信息,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學生根據題干或選項定位詞找回原文,將選項與原文進行對比、歸納,確定答案。
3. 合理推理判斷,進行邏輯思考
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恰當的推理判斷,因為有些內容和思想并不是直接展示出來的,只有通過學生的恰當推理才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涵和外延。在推理判斷過程中,學生需要采用跳讀的方式來尋找能夠表達作者觀點的語言點,對這些語言點進行思考和分析,推斷出單詞、句子和文章的含義……在推理判斷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閱讀文章,并對文章中的信息進行推理判斷,形成正確的理解和自己的認識。學生在推理時要從文章中的已知信息出發,對題目要求的內容進行分析、理解。這類試題除了需要準確、透徹地理解短文、理順文章的脈絡,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提煉和邏輯推理能力。推理判斷題目中常含有:infer, imply, suggest, conclude, learn等詞匯,或含有表示推測的情態動詞,如can, could, may等,及其他表示可能性的副詞。這類試題的正確選項往往根據原文內容,一步即可推知。
總之,學生要深入挖掘教材文章的內容和字詞,夯實自己的語言基礎,為自己的閱讀和對文章的理解夯實基礎。同時要學習不同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針對不同的閱讀要求,學生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通過對不同閱讀方法的嘗試和實踐,學生會在實踐中掌握閱讀技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殷紅.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技能和技巧[J].中學英語之友(高三版),2009,(03).
[2]錢桂兵.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途徑[J].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2009,(01).
作者簡介:
陳曉鳳,現就職于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靈昆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