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課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歷史與初中歷史有所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不同的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進教學模式,研究合適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歷史,主動地去研究去了解歷史,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仿佛置身于歷史事件中。這樣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學會歷史、學好歷史。在新時期,構建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歷史涵養有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學習興趣;體驗式模式
一、 為什么要構建體驗式教學模式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學生改變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是時代的要求。如果還是采取老一套的教學模式、學習方法,學習效率會很低,學生也會漸漸失去學習的樂趣和獲取知識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符合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只有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和改革,改進教學模式,構建體驗式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理想、有目標、有文化的青年。
二、 什么是歷史體驗式學習
歷史體驗式學習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教學理念。體驗式學習的學習方法,不是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歷史事件,學生麻木地接受知識,而是教師創新課堂模式,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真正置身于歷史事件中,把自己當做歷史事件的主人公,去感受歷史的魅力,體會歷史的真諦。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歷史,用自己的方式高效學習。
三、 歷史體驗式學習有什么特質
1. 情感性
學生在對歷史情景、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進行體驗式學習時一定會產生某種看法和情感,對歷史主人公和歷史事件的情感,或感慨或惋惜或感嘆或震驚,這些都是學生最直接真實的情感反應。歷史課本上提供的知識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總結,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歷史知識、發散思維,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審視去看待歷史,就要采取體驗式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疑問,解決疑問。只有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才叫真正的學習到了歷史知識,真正自己進行了思考。才達到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并且高效學習的目標。
2. 交流性
在體驗式學習中,學生會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主人公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同的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學生們在發表各自的看法的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索,往往會發現一些新視角新天地。這種交流不僅存在于學生之間,還存在學生和教師之間,教師在學生眼中不再是高高在上不敢接近的,而是亦師亦友,學生可以無所顧忌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與老師的觀點不同的看法,這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可以從學生身上學習到許多東西。體驗式教學既能加深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又能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和教師都輕松愉快地度過每一節歷史課,讓他們享受歷史課的每一分每一秒,而不是煎熬地度過課程。
3. 主觀能動性
在歷史的體驗式學習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教學中的主體,而教師起的只是一種引導和啟示作用。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走進歷史情境中,走進歷史主人公的世界,走進歷史事件,從另一個視角去看待歷史、體會歷史,會收獲截然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創造各種機會和模式,讓學生體會到體驗式學習的樂趣,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去交流,這樣的課堂事半功倍。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拓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的交流表達能力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踐,在進入社會后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展現自己的能力。
四、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
1. 情景模擬法
情景模擬法是指教師根據課本上的知識,創新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歷史時間和不同的知識,設置不同的情景模擬方式,比如說故事新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去重新編排歷史事件,也可以通過小品、詩歌等方式來表現出來。可以發散思維,把歷史故事和現代的時代背景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表演能力、協作能力,同時又加深了學生對歷史的了解與認識,促進了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樣讓學生自己體驗和探究,能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識。
2. 小組討論探究體驗法
所謂歷史探究體驗學習,就是打破教師直接給學生思路和答案的模式,教師要設置問題,讓學生獨立或小組合作思考探究,給學生討論時間,然后各小組派代表發言,設置問題也要講究策略,要設置那些比較有爭議,學生們會關注的問題。這樣課堂討論往往會很熱烈,每一個學生也都能投入到討論中。比如說“皇權”與“相權”之爭對古代社會和朝廷制度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各朝的選官制度有什么利弊?提出問題后,學生們會努力地去搜集相關資料,在搜集資料的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印象,搜集資料后他們會一起整理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是一直在接受著歷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知識。
3. 實踐體驗法
實踐是理論的來源,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說走訪老紅軍,重溫紅色經典,社會調查等。這些都是不錯的實踐活動,既能讓學生增加閱歷,又能加深他們對社會的認識,積累生活經驗。
五、 總結
總之,改進歷史教學模式,構建體驗式教學模式,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歷史知識要學生親身感受才能真正了解到其內涵。這既是學生個人的提高的過程,也是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索一起學習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張華.《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上、中、下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趙亞夫.《歷史學習方略》、《歷史教育論》.
[3]蘇萬青,張靜.《網絡環境下歷史探究學習的設計與實施》(中學歷史教學2004.8).
作者簡介:
徐丹丹,貴州省威寧縣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