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瑋+黃子欽+潘玉煥+李曉乾+回增赫
摘 要:根據中國郵政行業統計公報分析,中國快遞行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盡管快遞行業服務系統日趨完善,但在“互聯網+同城快遞”有很大市場空缺,通過比較后分析得出,“互聯網+同城快遞”能很大程度降低快遞行業成本,滿足收件人對快遞時效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整合社會資源的同時給“快遞員”帶來經濟效益。
關鍵詞:互聯網;同城快遞;市場需求
根據2016年中國郵政行業統計公報,2016年全年國有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28.4億件,實現業務收入397.8億元,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282.4億件,實現業務收入3328.8億元,快遞行業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民營快遞企業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當前“互聯網+”理念下的“同城快遞”模式還沒有被普遍的認可,在社會生活中也沒有大量地運用。原因就是當前社會市場流行的快遞模式已經相對完善,各個城市的快遞運輸與分發網絡相對發達,近幾年來,快遞行業不斷地發展壯大,服務系統日趨的完善。所以人們的接受程度達到了一個至高點。即便如此,快遞領域需要產業結構和產業鏈條的不斷深化,充分利用現有快遞優勢來進行領域內的業務延伸與產業鏈條的拓展,這就給了“互聯網+”理念下的“同城快遞”模式的發展機遇,“創新”是任何企業和領域都最重視的能力。
一、“互聯網+同城快遞”的模式概括
“互聯網+同城快遞”,首先解決居民快遞“最后一公里”以及“最后一百米”的問題,將各大快遞公司到城市的快件集中在一個倉庫,運用互聯網平臺集結“快遞員”將快件高效送到客戶手中。解決傳統快遞行業最后一公里的成本過高、時效慢、特殊時期快遞員人手不夠等問題,以及快遞行業最后一公里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問題每個人既可以是下單接收快遞的客戶,也可以是搶單送快遞的“快遞員”整合社會部分資源。
二、快遞公司對“互聯網+同城快遞”的需求分析
近年來,由于快遞物流企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都通過“低價策略”來爭取客戶,這導致了過度競爭或惡性競爭的循環。同時,快遞物流企業自身實力不足,融資困難,難以取得規模優勢以降低成本。整個物流配送過程的成本百分之三十在于末端配送的環節,成本過高。根據我國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與計算》,將成本按物流項目構成劃分為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貨相關成本。物流功能成本主要包括了倉儲成本、庫存成本、運輸成本等,存貨相關成本包括了存貨風險成本、保險成本、資金占用成本、物品損耗成本等,本文重點分析快遞行業的倉儲成本、運輸成本。
1.儲存成本
(1)場地租金成本
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按照每平方公里計算,快遞網點的數量達到0.05個以上,相當于每走五公里不到就有一個快遞網點,租賃費用占快遞最后一公里問題中成本的很大比例。而同城的總服務中心設在城郊,建立該城市的大型集中收發站的倉庫,將各個快遞公司的倉庫集中到一起,租賃費用相對于市中心等地較便宜。
(2)儲存空間成本
合理的儲存成本即安全儲存量,可以使快遞企業在整個快遞收件、運送、配送過程實現規模經濟應對各種高峰與低峰帶來的服務質量降低。例如像“雙十一”這樣的購物狂歡節,各快遞網點都是貨滿為患、超負荷運營,貨物已經到達倉庫,但由于派送點人手不夠、車輛安排緊張等原因遲遲未能到達收貨人的手中。
2.運輸成本
(1)人工成本
根據北京交通大學、阿里巴巴研究院、菜鳥網絡共同發布的《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全國“快遞員”118.3萬人,調查發現,大部分“快遞員”的收入在2000到4000左右,少數人在雙十一等購物狂節月入過萬。可見最后一公里的人工成本也占很大份額,而人人都是“快遞員”的新模式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兼職人員為主力,所需全職工作人員集中在倉庫管理、貨物運輸和網絡平臺維護方面,人員數量將大大減少。雙十一等貨物量大的時期,“快遞員”人手不夠的現象也會大大減少。
(2)營運成本
同一城市的各快遞公司自行送貨,互不相干,并且空車現象無可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卡車進入市內有一定限制,每位快遞員的三輪等代步工具成為必有配備。而同城快遞相比之下,“快遞員”的代步工具無需公司配備,新模式下可有效避免快遞運輸過程中的車輛不夠和空車的資源浪費現象出現。
三、收件人對“互聯網+同城快遞”的需求分析
1.時效性
貨物運送延遲,時間慢成為快遞行業投訴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經常會出現“快遞員”送貨時間與收貨人的收貨時間不容易協調的問題,這種弊端導致耽誤派送時間,甚至“快遞員”代簽現象成為潛規則,“快遞員”將貨物寄存到小區門口、單位收發室、住所門口而不是直接將貨物送到收件人手中;“快遞員”為了多派件多得提成,過度追求送貨速度,往往是先簽收再驗貨,或者驗貨只看外包裝,使得貨物的安全性得不到充分保證。相比之下,同城快遞在貨物到達所在地區后,不會由于“快遞員”人手不夠、快遞車輛不夠使貨物長時間積存,并且同城快遞有效解決了快遞代簽這一詬病,“快遞員”在沒有得到收件人允許的情況下,必須將貨物親自交到收件人手中,驗貨沒有問題后,才算完成貨物的配送。
2.安全性
“快遞員”的安全性和專業性有切實保障,實行“快遞員”實名制,APP系統升級身份證驗證端設備的識別真偽及偽證報警功能,注冊APP時,需要綁定銀行卡,進行實名驗證。對“快遞員”進行專業化線上培訓,培訓后會進行技能測試,審核成功后方可運送貨物,,并且快遞員會通過同城快遞的app與收件人簽署信息保密協定,如果由于快遞員的原因造成收件人信息泄露,快遞員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收件人不必擔心“快遞員”的非專業性,更不會出現在貨到付款情況下,快遞信息泄露而導致有人冒充“快遞員”詐騙貨款的行為。最重要的是在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中,貨物丟失的情況會極大限度降低,將對貨物的運輸路線進行全程GPS定位,貨物抵達不同地點的時間也會有精準的信息。解決信息的不透明化導致客戶很難追蹤快遞運輸的整個過程的問題。
四、“快遞員”對“互聯網+同城快遞”的需求分析
互聯網+同城快遞借鑒滴滴打車的模式,通過互聯網平臺集結的“快遞員”通過搶單的方式,“順路”送快遞,每個人既可以是下單接收快遞的客戶,也可以是搶單送快遞的“快遞員”。
“快遞員”相對來說,入職門檻低,而且是獲取收益的可靠的方式;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兼職,也可以專職送快遞,時間比較自由;而且在方便的時候順路搶單也節省了貨物運送成本;每次運送貨物的數量只要不會造成貨物的擠壓,車輛的超載,就沒有限制,“快遞員”可以多獲取收益,而且,根據收件人對“快遞員”的等級評定,會有相應的福利。
參考文獻:
[1]葉桂鳳.C2C配送模式下提高同城快遞效率的措施研究[J].中國市場,2016(49):165~166.
[2]石納芳.淺析中小同城快遞企業抱團發展策略[J].物流技術,2011 (17).
[3]冉寶松.中國物流與采購[J].生物工程進展,2010(2):58~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