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摘 要:中職院校由于缺乏較為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教師,所以近年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并且有些因為沒有得到教師的及時干預與疏導,導致問題的影響范圍一度擴大,甚至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本文通過對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建設過程中遇見的困境進行分析,明確出現困境的原因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這些方法提出的依據是本著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的原則,利用學校可以提供的一切資源將問題的進行實質性的解決,望文章中列舉的方法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帶來幫助,僅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師團隊;建設思考
中等職業院校在進行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因為重視的力度不夠,導致其中產生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職院校與其他院校相比較的話在心理教育的課程建設上存在較為明顯的滯后性。所以想要滯后的問題得到實質性的解決,中職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同時增加心理教師儲備的力量,將心理教師的基礎 素質水平上的要求進行提升,讓這項工作的建設情況可以得到專業的管理工作人員監管與監督。
1 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之可能遇到的阻礙
這個問題由于存在的時間較長,所以解決起來也需要很多的時間。現代學生由于物質資源的極大滿足,所以很多的學生家長認為充分滿足學生在物質方面的需求就是最大的關心與愛護。殊不知,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因為精神上的照顧獲取太少而出現孤獨、自卑、 易怒等情緒問題,這些情緒因為長時間的無人問津,可能導致學生心理處于亞健康的狀態,也可能出現輕微的心理認知扭曲。這些表現在孩子情緒以及精神方面的不健康表象都屬于心理問題。同時,許多學生由于處于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上,需要面對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壓力,可能是社會上的、家庭上的、以及學校上的等,如果學生無法正視這些壓力,或是找不到排解壓力的方法,就可能在人生觀以及世界觀上出現認知偏差的問題,所以將這些心理問題進行及時關注以及良好解決是當前中職院校管理層人員應關注的重點。
2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團隊可利用因素
為數較少的專任心理教師作為中職學校心理教育的主力軍,他們接受過全面系統的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取得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擁有豐富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和技能。他們既要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及專題講座對全體學生進行系統的、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達成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和潛能開發的目標,也要通過開展個體心理咨詢與輔導,達成調適性目標,及時發現心理問題,對學生的心理困惑和問題進行相應的輔導以及對精神問題的及時轉介。
這種“雙重角色”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開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此外,作為負責整個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管理工作的班主任對學生心理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用。從個人影響角度來說,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時間和機會較多,其處事的行為習慣、對事態度、情緒表現及人格特征都成為學生模仿對象,都易給處于青少年期的學生造成影響。
從班級組織者角度看,班主任不僅要負責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同時也需要對科任教師進行組織協調與溝通,與科任教師有著直接密切的聯系,是聯系學生、科任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橋梁。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明晰的把握,學生有生活、學習上的煩惱也最愿意跟班主任溝通,班主任最能貼近學生的內心。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建設可以使用方法
3.1 確立共同的教育目標
有了目標,實踐時才有動力。所以一個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建立,可以讓教師的團隊建設擁有更多前進的動力。這個目標在確立時,首先要注意的是符合國家教育部門頒布的心理指導綱要內容規定。
其次,要適合學生當前的心理接受傾向,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心理調節方法,適當的將內心的重負進行減輕,教會學生利用自我調節機制將內心困擾自己的心結進行解決才是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因為教師不可能可以實時陪伴在學生身邊,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積極健康的心態才是課程開設的核心。最后,教師隊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對學生的狀態以及表現進行實時觀察,及時發現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制定出較為有針對新的解決策略,讓學生的心理扭曲程度可以得到教師的糾正。
3.2 建構合理的教師團隊
良好并且科學的團隊組織形式是保障心理建康指導教師建設隊伍不斷發展擴大的基礎,教師也才可以在其中將自身具備的基礎素養全部發揮出來。校園中的心理教師不可能像其他主要科目那樣有很多數量,所以院校也不可能單設出職責清晰明了的學科組或是獨立的年級組,這時如果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不能擁有一個工作能力強、組織能力強、基礎素質高的帶頭人的話,那么心理健康教師團隊就無法在實際工作的組織開展中擁有較強的凝聚力,無法將團隊想要完成的任務目標完美的達成。
3.3 配套科學的評估、反思機制|
科學的評估與反思機制是建設出充滿活力教師團隊的基礎,只有這樣心理健康輔導教師的基礎素質水平才能得到保障,而教師通過這些評價機制可以實時對自己的素質進行測評,檢驗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達到了需求,這是教授隊伍建設管理上的績效衡量機制。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通過建設評價機制對學生參與教師的心理輔導后的健康狀況進行檢驗,這些直接反饋上來的信息可以讓教師的工作質量得到檢驗,同樣是績效測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這一評估機制也可以是教師團隊成員的自我反思,專任心理教師、班主任、科任教師通過對團隊及成員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及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經驗,修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結束語
校園管理制度上不斷創新,是心理教育團隊建設的主要支撐力量。這項工作投入力度的傾斜也可以從側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讓教師可以主動增加工作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但是學校想要教師隊伍的水平以及工作質量得到實質性提升,就必須通過管理培訓的方式讓教師的心理健康知識得到豐富,為今后更好的服務于學生打下基礎。“雙師型”工作模式是中職院校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師培訓方式,這種模式的優勢是教師可以利用自身與學生接觸時間長的優勢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讓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得到專業且及時的解決。
參考文獻
[1]章玉祉. 以師資團隊建設為契機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7, 38(3):45-50.
[2]周軍. 試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心理素養現狀及對策[J]. 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10):00298-00298.
[3]鄭曉玲. 打造學習型研修團隊,引領心理教師專業成長——以福建廈門市海滄區心理教師團隊建設為例[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7(1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