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持續默讀是北美英語國家培養孩子閱讀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提升英語閱讀素養的有效方法。本論文針對持續一學期的初一學生持續默讀活動進行反思,涉及到閱讀習慣、閱讀興趣等各方面。
【關鍵詞】持續默讀;閱讀素養;初中英語;活動反思
【作者簡介】陳靜(1989.01-),女,南京市第三高級中學文昌初中, 初中英語教師,中學一級教師。
【基金項目】南京市第12期教學研究課題: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素養的行動研究;編號:2017NJJK12-Z10。
2007-2018學年第一學期,筆者在所執教的兩個班級開展了持續默讀活動,旨在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素養。一學期之后,筆者對比了學生在考試中閱讀理解的分數,并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采訪,發現該計劃雖然在拓展學生知識面和提高學生文化素養方面稍有成效,但是從閱讀理解的得分上看該計劃并沒有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水平。現做如下總結和反思。
一、持續默讀的定義及理論基礎
持續默讀活動就是老師每天安排10到30分鐘,在固定時間段,讓學生在學校自主閱讀,不會被提問,也不會被要求寫報告,純粹是為了興趣而閱讀。
閱讀是學生在語言學習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是目的與收入的主要途徑,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真正取得第二語言。大量研究實踐表明,持續默讀是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持續默讀理念認為,通過持續的,自由的,足量的閱讀,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興趣,獲得閱讀體驗,從而提升閱讀素養。
二、持續默讀活動設計說明及活動過程
活動的研究對象是34名英語基礎一般的初一學生。活動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運用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對比分析學生閱讀成績等方法診斷學生的閱讀素養提升狀況。
本次持續默讀活動的過程如下:
1.閱讀內容。美國著名語言學家Krashen曾提出,語言的習得來自足夠的可理解的輸入。于是我指導學生用“Five Fingers Rule”挑選合適讀物:讓學生每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單詞,就伸出一根手指,如果還沒有讀完一篇就已經伸出五根手指,那么這本書就被排除。
2.閱讀時間。利用班主任優勢,我安排學生在午休課的前十分鐘默讀,一周五次,持續一個學期。
三、持續默讀計劃的成效
拓展了語言知識。中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發展目標理論框架中表明語言知識包括詞匯知識、語法知識和語篇知識。在問卷調查里,班級53%的同學表明通過此次持續默讀計劃,他們的詞匯量增加了。我通過訪談學生的方式,了解到他們沒有刻意去記單詞,但是在讀故事的過程中,某些和故事主題相關的單詞會重復出現,他們看的次數多了就自然而然的記住這些單詞了。
1.提高了閱讀興趣。通過問卷調查得知,74%的學生覺得這樣的閱讀沒有任何負擔,不需要做題,不需要被提問,而且閱讀的材料又很有趣,他們的閱讀的興趣有所提升。
2.培養了閱讀習慣。閱讀習慣包括學生的閱讀行為、閱讀頻率和閱讀量。在為期一學期的持續默讀活動中,學生每周閱讀五次,每次10分鐘。通過問卷調查得知,50%的學生在周末也會繼續持續默讀。
四、對持續默讀計劃的反思及改進想法
1.課堂閱讀時間不夠充足。持續默讀屬于泛讀,只有大量泛讀才能促進英語閱讀水平提升,而我安排的每天十分鐘時顯不夠。有學生反饋,他每天中午十分鐘默讀牛津書蟲系列,有時候看到情節精彩的時候就需要開始午休了,這讓他感受不到閱讀的暢快淋漓。所以我決定實施下一期持續默讀計劃時要再從早讀課中擠出十分鐘,達到每天二十分鐘的時間量。
2.持續默讀缺乏對語言形式的關注。語言的學習,不僅需要大量輸入,還需要對語言形式的關注。持續默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如果學生囫圇吞棗讀完一本書,也能獲得相當多的信息,以及對大意的理解。但是如果遇到新的單詞詞組卻不求甚解,不去查詞典,那么他對大意的理解,有可能是偏頗的,甚至曲解了文章的意思。因此持續默讀有一個很大的不足:缺乏對新語言現象的深入理解。
3.持續默讀缺乏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人是社會的動物。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喜歡同齡人之間的互動,尤其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如果他們讀到了某本好書,肯定非常樂于與同齡人分享交流。然而我的持續默讀計劃沒有設計學生之間的互動。雖然對于原本就愛閱讀的學生來說,這不算障礙。但是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這會讓原本枯燥的閱讀變得更加枯燥。
所以在下一期的持續默讀計劃中,我打算組織“書的相親會”。人都渴望分享自己覺得有趣味的讀物。在持續默讀計劃進行1到2個月后,讓每位學生推薦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把這本書用書皮包起來,學生在封面寫上書的主要情節或者評價、感想。對于能力較差的同學,可以寫這本書的關鍵詞。改變教室里的桌椅排放,桌椅全部靠墻擺放。所有學生隨意走動,互相介紹手中的書。如果雙方都對彼此的書感到興趣,那就交換。一周之后教師進行調研,調查有多少學生滿意或后悔自己的選擇。
4.教師示范不到位。McCracken對比了持續默讀成功和不成功的報告后發現,教師的示范非常重要。在所有成功的持續默讀計劃中,教師都是和學生一起認真閱讀的。相反,如果教師在學生閱讀時備課、批改作業或者巡視,持續默讀計劃都是失敗的。當學生看到教師也認真的持續默讀,他就會效仿。
在下一期的持續默讀計劃中,我要改變以往巡視學生監督學生是否閱讀的做法,加入他們,和他們一起閱讀。
參考文獻:
[1]Bell,T.Extensive Reading:Why?And how?[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8,4(12).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New York:Longman,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