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認知語法注重的是語法形式與功能、意義的匹配,更加重視語境的創設,對語言的概括以及使用。本文對認知語法觀指導下的中學英語語法教學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給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認知語法觀;中學英語;語法教學
【作者簡介】王可欣,西安翻譯學院。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對于教育事業也越來越重視。英語語法在英語學習中占據了重要位置,關于英語基礎語法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兩個問題:教什么、怎么教,要回答第一個問題,首先要求教師認清語法本質,完善現有的語法知識體系;要回答第二個問題,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在語法觀指導下掌握教學原則,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認知語法觀指導下的語法教學是認知語言研究的成果,能夠很好回答上述兩個問題。
一、認知語法觀與語法教學
我國現階段的語法教學依然在使用傳統的結構框架,語法知識更注重形式,學習更注重操作,在信息表達以及語境方面還比較欠缺,因此,全新的語法知識體系,是保證語法教學效果的先決條件。隨著語言教學理論的發展,我們對語法概念已經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不在受傳統觀念的束縛,語法是動態的,是變化的,語法的意義與形態實現了統一,教師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語法教學。
只有了解了語法本質,才能建立起全新的語法教學體系與教學理念。認知語法觀展示了語法本質,注重語法形式與功能、意義的相互匹配,強調語法是來自社會中使用語言的概括與抽象。縱觀歷史,語法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并且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語法實現了進一步完善。在語言誕生前,人類與世界的交流中逐漸產生了情感與經驗,并且以認知形態存在于人類的思想中,經過認知的積累逐步形成最初的概念結構,并以此為基礎,人類開始組建思維,形成了現在的語義結構,逐步演化為語言。
二、基于認知語法觀的中學英語語法教學原則
目前有很多種語法教學方式,例如包括互動型反饋教學、過程性教學等待,但不論是哪種教學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過度的依賴于某種教學方法。但通過經驗總結顯示,任何教學方法都要以語言應用為準則,總的來說,在語法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語境,重視語言使用的概述等。
1.注重創設語法教學的語境。在語篇分析法中指出,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簡化語法,提供的教學模式一般不對教學對象進行區分。語篇語法更加注重交際與語境,認為在使用語言時,使用者要能夠連貫、清晰。在情景語法研究中,語境也是語法的重要組成之一。全新的語法教學理念更加注重世紀語言使用中的語法知識,教師要將側重點放在創設語境上面,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語法意義,使語法意義與形式更加匹配。
在以往的語法教學中,在教師講解倒裝句時,一般將其理解為簡單的句式變換,很少能夠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倒裝句與一般句子的差異。例如,A為書,B為桌子,在英語表達中表示A在B上一般有兩種形式:
The book is on the desk;On the desk is the book;
第一種為一般語句,第二種為倒裝句。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于二者的差異或是語篇功能很少講解,這兩種表達方式是對一種命題的表述,但是在表達意義以及表達形式上有所區別。在此命題中,A與B的關系很像認知意象。上述兩種不同的表達形式彰顯了不同的基體要素,第一種表達形式體現了A在B上;后一種表達形式體現了B上面的是A。前一種回答的where is the book這個問題,后一種回答的是what is on the desk的問題。即便是同一命題,不同的表達方式所呈現的意義還有所區別。因此人們需要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體現意義的不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不同的語境,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倒裝句與一般語句的差異性。
2.注重對語言使用的規律抽象與概述。在語言學習者語言來源問題上,不同派別之間爭論不止。轉換生成語法更多的是強調語法與生俱來,從兒童出生起就具備了相關學習能力,在日后的語法學習中,只是進一步激發了兒童的語法參數;反觀認知語法則更多的強調在兒童剛出生時,在認知能力方面較為普通,在語言學習時,通過看、聽等語言應用中進行練習,培養抽象概述,并最終學習語法知識。
在進行語法教學時,要以使用語言為基礎,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指導,培養他們在語言實際運用中對語法結構進行概述。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相關學者表示,兒童在語言學習時,無法記住所有聽過的句子,因此,為了對新產生的話語有更深刻的理解,需要運用自身能力概括已經聽到的句子。他們并不是將之前的語言使用實例進行簡單記錄,而是將這些句子范疇為形態。教師則是要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實例讓學生們找到復合句與之前學過的類似語言間存在的差異,并對結構形式進行概括,并與語境相結合,推斷出一般語義,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掌握與過去式相反的意義與形式,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這項節能,才能在需要時隨意輸出。
三、結束語
不同的使用者對于語法觀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方法與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認清本質,完善現有的科學知識,逐步向認知語法觀轉變,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調整教學方法,并且教師要增加知識視野,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力.基礎教育英語語法教學價值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6 (3):75-80.
[2]楊忠,林正軍.語法隱喻的語義關系與轉級向度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6):403-410.
[3]戴煒棟,陳莉萍.二語語法教學理論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7(2):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