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事業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發展的根本,受歷史原因、經濟水平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我國教育領域城鄉差異、區域差異現象比較突出,不利于教育均衡發展,是阻礙我國教育事業進步的主要因素。要想改善當前教育現狀,確保教育的公平性,就應該以教育信息化建設為良好契機,以《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作為指導,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以促進教育均衡轉型發展。文章從教育信息化概念入手,根據其對教育均衡轉型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有效的工作策略,以提高我國整體教育水平。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育均衡;重要作用;有效策略
促進教育均衡是我國教育領域一項重要且關鍵的發展戰略,是提高整體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徑,也是當前社會形勢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必須提高重視力度,并將該項工作落實到位。
一、 教育信息化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基于信息化技術的學習與應用所提出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分為信息化人才培養、信息化教學兩部分內容。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要求將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與教學活動有機融合,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促進信息化教學的構建與實現,以此來創新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培養大批適應社會發展、滿足社會要求的信息化人才。全面實施教育信息化,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有力手段,更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 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均衡轉型發展的重要作用
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有力手段,切實保障了教育的公平性,其具體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 促進教育資源均衡
教育均衡是建立在教育資源均衡基礎上,但是,對原有教育狀況進行分析可知,教育機構及學校教育資源存在嚴重不均衡現象,在資源數量和資源質量方面的差距都是比較明顯的,教學資源開放程度和共享度較低,難以保證教育的公平性。而教育信息化在傳播教育資源時,是以網絡為依托,不僅擴大了教育資源的覆蓋范圍,而且還為教育機構或學校提供了互動路徑,實現了教育資源的有效共享。借助信息化技術,國家、地方政府能夠建設教育資源庫,而教育機構、學校及老師,可以建設個性化資源,通過共享機制推廣并使用優質資源,保證了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為實現教育均衡轉型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比如,長江三角洲地區所開展的“網絡結對計劃”,便是通過結對方式,利用城市學校教育資源優勢,對農村教育資源進行補充和完善,以此來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
2. 促進人力資源均衡
對于教育均衡來講,教師配置數量及教師隊伍質量,都會對其造成影響,這些都歸屬于教育領域人力資源方面,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行,對促進人力資源均衡具有重要意義。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可以以網絡平臺為支撐,構建在線同步課堂,也可以播放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使教育水平落后、師資力量不足的地區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到高質量教學,這種方式等于間接性地增加了優秀教師數量,改善了師資力量不足問題。另外,對于教育水平比較落后地區的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與特級教師、優秀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學習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如此一來,師資力量也會得到增強,教育教學人力資源將會得到有效均衡。
3. 促進教學過程及結果均衡
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特殊群體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僅僅從教育資源均衡和人力資源均衡兩方面考慮,是難以真正實現教育均衡轉型發展的,要求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特點及各方面,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教學過程及教學結果均衡。在教育信息化中,會產生大量與學生相關的數據信息,通過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特征對其進行分類、分層,為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使其更加契合學生特點,滿足學生個性學習需求,實現針對性的精準教育,進而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特長、挖掘學生潛能。
三、 發揮教育信息化作用,促進教育均衡轉型發展的有效策略
基于教育信息化在促進教育均衡轉型發展方面所體現出的重要作用,就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教育事業。首先,應制定科學工作方案。地方政府及教育局應成立領導小組,對教育信息化進行全面、深入調研,根據工作現狀及教育均衡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可行的工作方案,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設目標、配備標準、保障措施等,組織相關工作有序開展。其次,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機構和學校應積極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及設備,重視網站及教育資源庫建設,全面推進教室寬帶建設,構建在線課堂,并利用云技術加強與教育機構、學校及個人的連接。另外,應構建完善制度體系。政府應該從制度政策層面,對教育信息化建設作出明確規定,從資源管理、設備管理、檔案管理等方面,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規范程度,并構建完善的經費保障制度,設立專項資金作為教育信息化工作經費,學校也需要加大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結合自身財政情況,科學配置教育資金。
四、 結束語
促進教育均衡轉型發展,是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中的一項核心工作,既是提高整體教育水平的有力途徑,也是確保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更是改善教育現狀的必經之路,必須在實際行動中加以落實。教育信息化作為一項國家級教育發展戰略,能夠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只有不斷加大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應用力度,改善其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的缺陷與不足,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和作用,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吳曉英,朱德全.均衡與信息化: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4,(33):31-34.
[2]高鐵剛.信息技術提升教育均衡發展的機制與方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2.
作者簡介:王迪,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