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潑??
摘要: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不僅是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更是管理理念的轉變,尤其是作為直接參與管理工作的大學班主任群體,既是德育工作的骨干,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肩負重任和希望。面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惑和挑戰,本文提出相應對策,以期擺脫管理工作帶來的困惑或困境。
關鍵詞:地方高校;轉型;困惑;對策
一、 引言
自2014年1月教育部在黃淮學院召開的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座談會以來,教育部就如何讓地方院校順利完成轉型發出一系列綱領性文件和實施措施,引導和推動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這意味著目前50%的地方高校要完成“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照市場需要和企業崗位培養人才”。在這種大趨勢之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模式也應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人才培養是復雜而全面的過程,除了剛性的政策指導、政府監管、學校落實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柔性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和友好交流。大學設置的班主任正好起到規章制度與具體落實、就業前景與個人規劃、情感困惑與心理疏導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雖然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不需要像中小學班級管理般的事無巨細,但是,在大學期間能碰到一位認真負責、關心備至、指引前路的班主任是所有學生夢寐以求的。但目前地方院校班主任多由專業任課教師擔任,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外,大部分兼任的班主任普遍感到力不從心,無法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班級管理之中,因此,班主任工作只能敷衍了事,或者只能起到上傳下達的基本任務,做不到班主任工作必備的“創新性、民主性和服務性”。本文就地方高校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困境及對策進行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
二、 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困境
作為地方高校教師,教書育人是教師工作的一部分,即使不是班主任,也會在日常教學中灌輸做人做事的理念,探討未來職業規劃與個人發展等學生關心的事情。但是,作為兼任的專職班主任,存在定位困惑、管理困惑、目標困惑的問題。
1. 定位困惑
被聘為兼任班主任的老師認為班主任地位是尷尬的,從客觀條件來說,學校層面有專門的學生處、招生就業處、團委或者有些學校將以上處室合并為團學工作部來從事學生管理工作。二級學院層面有黨總支書記、團委書記進行學生工作的協調,因此班主任的發揮空間有限。從主觀條件來看,兼任的班主任大都是家庭的頂梁柱,除了料理好自己家庭事務外,還要兼顧教學、科研、進修、評職等自我職業提升,幾乎分不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管理班級事務,壓力之下的班主任難免產生職業倦怠感和疲勞感,對班主任工作沒有熱情和積極性。
2. 管理困惑
大部分進入地方高校學習的學生存在文化基礎差、學習期望不高、學習動力不足、人生目標模糊等情況,進入大學就是脫離父母管教,加上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大把的時間花在睡覺、逛街、談朋友、玩網絡游戲等休閑娛樂上。即使上課時間人到了,心也不在學習上,埋頭玩手機、打游戲、逛淘寶、刷微信等的學生人數眾多,對未來職業前景缺乏認真思考和規劃,對即將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抱著“得過且過,到時再說”的心態。如果擔任這樣班級的班主任,勢必會出現管理中的困惑、糾結、矛盾和沖突。
3. 目標困惑
在地方高校逐步轉型為應用技術類型高校的過程中,對人才培養要求具體為“具備高技能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和技術技能素質的新型服務人才,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的有文化、懂技術、善溝通的高素質這會管理和服務工作者”。作為兼任班主任,如何在理解國家轉型發展要求的基礎上,采取具體而行之有效的手段,落實國家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理解上和操作上的困惑。
三、 班主任工作對策
雖然班主任工作難但做不等于不做,或者沒有人去做。對于喜歡接受挑戰的老師而言,工作越難做,越能體現自身價值感和成就感。轉型之下的地方高校班主任,利用契機,采取與國家形勢政策相對應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搭建合理平臺,利用新媒體管理模式,用專業化的管理理念管理班級,同樣能在普通平凡的班主任崗位上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培養具有學習自信、能力自信和生活自信的新一代青年人。
1. 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地方院校培養的人才既要淡化或者擺脫傳統的“學科型”模式,又應形成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的區分,將學生培養具有專業素養和專業創造力作為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中心目標和定位。因此,班主任工作可以緊緊圍繞兩個中心——以學科知識能力為中心、以實踐操作能力為中心的基礎上,在主題班會的設計、平時與學生的聊天和溝通以及日常教學的引導中,強調將學科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以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溝通與協調能力、就業與創業能力為大學期間學習的主要目標,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盡快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強有力的保障作用。依此目標和定位需求,班主任在管理中設計一系列班級活動,如辯論會、座談會、學友交流會、教師講座等活動,加深和強化對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認識,找準學習的方向,確立學習的信心。同時,班主任利用各種資源,帶領學生走入中小學校、工廠、企業等單位,在實踐中感受和提升與社會接觸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2. 搭建平臺,增強師生交流互動
地方高校多地處中小城市,交通便利,生活節奏慢,班主任與學生見面機會多,交流頻繁,尤其專業教師兼任班主任,不僅可以將課堂作為教書育人的陣地,辦公室、宿舍、校園均可作為暢談理想、指引人生的場所。但個人力量總是有限的,學校所有教師、管理人員以及優秀的畢業生和高年級學生均可作為班主任工作的副手,從另一個角度和視野切入學生的思想中,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勤奮有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因此,搭建師生交流平臺極其重要。
平臺一:咨詢平臺——對于學業定位不明、性格內向自卑,家境困難、不善言談且無特長的學生,通過咨詢平臺,尤其是與班主任推薦的優秀任課教師、優秀學長等的咨詢和溝通,大小問題得以解決。endprint
平臺二:項目平臺——通過指導有意向開展大學生科研的學生、或者吸收具有研究能力的優秀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通過與老師近距離接觸,學會論文研究方法,提高畢業論文撰寫質量。從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根本點出發,體會大學期間開展“學”與“研”的有效活動。
3. 利用新媒體管理模式,提升班主任管理效率
新媒體概念(戈爾德,1967)指的是利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手機、平板電腦、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工作平臺和娛樂服務。如今,新媒體像空氣一樣圍繞著大學校園,正改變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也在改變著慣有的教學和管理模式。根據劉彩鳳對地方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100%學生擁有智能手機,62%的學生同時擁有智能電子產品,78%的班主任通過微信、QQ向班級發布信息。在電子產品陪伴長大的90后學生,他們對新媒體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利用新媒體學習和交友是他們日常生活重要的生活方式。在各個高校,班級里建有班群,課程學習有課程群,網絡學習還有相應的學習平臺和網站。作為班主任,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科學合理利用新媒體的便捷,以“三結合”的思路——線上與線下的結合、虛擬與現實的結合、人文關懷與數字技術結合的方式,高效、快捷、及時地達成班主任管理目標。
4. 用專業化的管理理念開展班主任工作
地方高校班主任具有較強的精神引領作用。因為大學的管理是通過“智力活動和知識中介來完成的。”因此,班主任工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不是簡單的服務工作,而是一種實在的教育活動,是以一種特定方式推動和全面提高學生素養的根本任務。當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民主觀念、法治觀念、服務觀念和創新觀念,強調個體需求的多樣性和務實性,他們“不僅追求高等教育在未來社會中的價值,而且重視高等教育的直接消費價值,不僅追求高等教育的學術價值,而且重視高等教育的條件與環境價值。既關心眼前利益,也關心長遠利益,既關心精神性收益,也關心經濟性收益”。只把學生看作接受教育和管理對象的老觀念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管理理念。現代班主任工作理念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服務為宗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的新一代學生群體。作為地方高校班主任,尤其是兼任專業教師聘用的班主任,樹立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將自己豐富的教書育人經驗,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班級學生的專業熱情、學習自信心、未來前景的雄心激發出來,對學生學業規劃、就業指導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幫助與指導。
參考文獻:
[1]陳松霞.論地方高校班主任工作[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9(3).
[2]范曉東.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分析[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6).
[3]劉彩鳳.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高校輔導員工作模式研究——以集寧師范學院為例[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7(1).
[4]邵國平.高校學生工作要堅持服務為本的教育理念[J].現代教育科學,2003(3).
[5]王青妹.關于創新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若干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9).
[6]王濤,郭家瑞.地方高校轉型發展過程中專業教師兼任班主任的若干思考[J].化工教育,2016(4).
[7]熊建民等.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4,Vol 3.
[8]楊四海.本科生班主任制的生存困境及發展出路[J].江蘇高教,2008(5).
[9]趙鑫.論地方院校兼職班主任的角色困境與對策——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培養為例[J].科教導刊,2012(3).
[10]張鋌.論網絡時代大學生個體特征與輔導員工作創新[J].中國報業,2014(2).
[11]鄭勇.論高校學生管理觀念的現代轉變[J].大學生管理,2010(115).
作者簡介:
彭潑,云南省楚雄市,云南楚雄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