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小學課程中開設體育課,是強健學生體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對優化小學體育過程管理的認識與思考為題,展開具體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管理策略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限制,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觀念還未徹底形成,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課堂的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維護課堂秩序,保證課程進度的有效進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研究,我對優化小學體育過程管理有以下幾點認識和建議。
一、 培養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自我約束能力
小學生不像初中生、高中生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控能力,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發展尚不成熟,這就導致他們沒有較高的課堂紀律性。其次,小學生很容易被身邊的環境所影響,他們會模仿身邊人的做法,這是小學生的共性,教師應當合理利用這一點,來進行體育課程的管理。為了維護課堂秩序,保證課程的有效進行,體育教師應當培養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小學生明白課堂是整個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應該盡到維護課堂秩序的責任,讓小學生之間相互監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會形成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
例如,張老師所帶的班級原來是一個學風較差,學生不服從管理的集體,但是張老師通過觀察發現,小學生的行為具有從眾性,他們會模仿身邊大多數人的做法,從而融入班級。于是,張老師首先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體育對于學生自身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以及班級榮譽的意義,讓學生們養成集體榮譽感,另外,讓班干部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作用,引導身邊的同學為班級爭光,久而久之,學生在集體榮譽感的驅使下,自覺維護課堂秩序,形成了自我約束能力,保證了體育課程的有效進行。由此可見,自我約束能力的形成對于優化小學體育過程的管理有著重要作用。
二、 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體育課堂管理的對象是正在發展的小學生,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存在著個體差異。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要管理的地方很多,小到衣著打扮,大到生命安全。但是很多小學生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因此,體育教師要掌握好課堂管理的尺度,做到嚴寬相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要對學生管得過嚴、過死,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不能激起學生叛逆的心理,從而保證體育課堂管理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程老師和李老師的課堂有著千差萬別,程老師的體育課上,學生們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而李老師的課堂上,學生都十分壓抑,課堂的參與度極低,歸根結底,是因為教學氛圍的差別。程老師在教學時會組織各種各樣的小游戲,來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課堂上氣氛十分活躍,同學們也愿意跟隨程老師的教學進度,服從程老師的管理,體育課程順利進行;但是李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大多數都是“各自為戰”,加大了體育課程的管理難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教師的課程很難進行。由此可見,課堂氣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管理難度,因此,在優化小學體育過程管理時,教師應當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從而保證小學體育課程的順利進行。
三、 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降低課堂管理難度
小學生心性單純,對教師有著尊敬的心理,他們對課程的喜愛程度,往往與任課老師有很大的聯系。如果他們喜愛任課老師,這就意味著他們愿意服從教師的管理,從而課堂表現會很突出,那么教師對課堂的掌控程度會有很大提高;反之,他們不愿意服從教師的管理,那么教師對課堂的管理難度會加大。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降低教師對小學體育過程的管理難度,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例如,劉老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關心學生發展,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個體情況。如,在學習立定跳遠的時候,有的學生領悟能力比較強,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但是有的學生不擅長體育運動,劉老師耐心講解,細心教授,先讓同學們練習原地屈伸動作,然后訓練蛙跳,最后結合在一起,在劉老師的幫助下,學生基本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技巧,保證了課程的有效進行。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因為劉老師與同學們之間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們主動請教,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便于劉老師的管理。
四、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減少學生枯燥生活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優化小學體育過程管理,處理好學生的關系是重中之重,而課堂活動是增進學生情感的最有效方式。集體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活,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還能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課堂歸屬感。適當的活動,釋放了學生的天性,情緒得到了釋放,避免了擾亂課堂、打架鬧事等情況的出現。在課堂活動中,學生能夠找到當家作主的感覺,課堂管理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田老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會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如拔河比賽、跳繩比賽,接力賽等,同學們在活動中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在游戲中,學生們謹遵田老師的教誨,服從田老師的教學安排,在運動會中表現出色,增強了班級的向心力,同時也降低了教師的管理難度。由此可見,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釋放了學生的天性,優化了小學體育過程的管理。
五、 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優化小學體育過程管理勢在必行。在進行體育課堂管理的改革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實際出發,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加強體育課堂的管理,達到維護課堂秩序,保證體育教學順利進行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華娟.試分析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2]吳春梅.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
[3]艾艷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22).
作者簡介:謝謙,教師,廣東省江門市江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