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高等教育已經普及,大學所培養出來的高等人才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所以大學生已經不再是稀缺人才,但是用工荒、人才短缺的問題卻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這就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夠提高高等院校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的質量。換句話說,大學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究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與能力呢?復合型人才是指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人才,能夠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而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是大學的一個直接目的,因此,復合型人才也應該成為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本文便對大學藝術類繪畫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與介紹。
關鍵詞:大學;藝術類;繪畫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策略
隨著經濟、社會、科技等方面的高速發展,我國人民已經基本步入了小康社會,絕大多數的公民不再為溫飽問題發愁。在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之后,人們急需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這也就促使了文化事業的發展。而要想促使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就必須要具備一批優秀的、高素質的藝術類專業人才。繪畫專業是藝術類學校的重點專業之一,促進繪畫專業的大學生走向高素質、高能力、高素養也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下面,筆者從充分利用校內實訓、鼓勵大學生參與校外實習、為大學生創設開放性繪畫創作課堂三個層面,討論大學藝術類繪畫專業要想培養復合型人才所應該做出的努力。
一、 充分利用校內實訓
現在我國的大學都學習國外先進大學的建校與辦學宗旨,大多數的學校已經建立了校內實訓基地,旨在讓大學生在校受教期間便接受良好的實踐培訓,讓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得以充分鍛煉與提升,進而促使大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美術類繪畫專業更是需要大學生親自繪畫,才能夠使其學習扎實的繪畫理論,掌握高超的繪畫技巧,這也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利用校內實訓來提高大學生的實踐水平。
我校每年都會安排繪畫類專業的學生從事社會調查與藝術考察活動,旨在讓學生們了解美術領域的最新前沿動態。比如在藝術考察這部分的教學中,我曾為學生們留出了一個月的時間,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來調查本地的民間藝術,比如泥塑、年畫等,了解這些民間藝術的起源與發展,以及這些民間藝術在現代人人追求時尚、先進的潮流中的生存之道,進而了解現代藝術領域對傳統、時尚的看法。在一次的藝術考察中,我們班有一組同學對四川所特有的四川變臉進行了調查,同時還對現在備受關注的上海京劇院著名京劇余派女演員王佩瑜在傳承與創新的藝術之路進行了詳細地調查。這組同學在調查中深受震撼,認為我國傳統藝術在保留自己的精粹之時,還應該適應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以更加現代化的方式來進行傳播與創新。
二、 鼓勵大學生參與校外實習活動
繪畫專業除了要求大學生掌握知識的繪畫知識與技能之外,還要求他們了解我國、國際當前在繪畫藝術專業方面的政策方針,甚至是繪畫專業的國際、國內發展現狀,這是為了保證大學生所學到的繪畫專業知識與時代保持接軌狀態,避免出現知行脫節的問題。而校外實習可以直接讓大學生接觸到現代前沿藝術領域,是落實知行統一教學的關鍵步驟,也是促進大學生成長為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我校的學校官網上會定期發布一些藝術館、藝術企業等招收繪畫類實習生、畢業生的招聘信息,學生們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安排實習活動。為了讓大學生們真正重視實習活動,我校還將學生們的實習報告予以學分評分制度。比如,我校與本地許多民間工藝品、裝飾畫的制作公司里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本校繪畫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這些企業直接體驗藝術品的創作過程,然后根據企業所反饋的實習單來對大學生的實習表現進行評價,這就可以為他們步入社會做好提前的準備。
三、 為大學生創設一個開放性的繪畫創作課堂
在日常的美術館,或者是與繪畫有關的報道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們在講解某個繪畫作品時,經常會用“靈性”一詞,這個“靈性”就是指畫作者的創造力。對于繪畫作品來說,高超的繪畫技巧、高水平的臨摹能力固然會得到教師、其他同學的認可,但是一件富有靈性、創造力的作品,更是難得一見的好作品。我們從各個流派的畫作,以及各個聞名世界的畫家的生平經歷中便可以知道,一位優秀的畫作者最難能可貴的品質便是創造力。因此,在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時候,我們同樣需要為大學生們創造一個開放性的繪畫課堂,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每個學生的繪畫作品都保留自己本身的特色,進而培養出一批個性化的、獨具色彩的、有創造力的大學生。
就比如在素描人物寫生這個繪畫教學中,我在講述了教材中所規定的光影、空間、體積、結構等多方面的素描技巧之后,鼓勵學生們以自己的創作理念來完成人物寫生作業。大學生們要走出教室,在校園內觀察形形色色的路人,然后根據自己的創作理念來選擇一個良好的創作背景并進行寫生創作。其中,我們班有一個男生的表現十分優異。這個男生在大學的時候交了一個女朋友,在完成人物寫生作業的時候,以自己的女朋友為素描模特,畫出了陽光下女朋友明朗的笑臉。這幅作品十分有感染力,雖然只是簡單的素描作品,但是卻能夠讓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總而言之,我們只有不斷改革藝術類大學的繪畫專業的傳統教法,促使繪畫專業的大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才能夠提高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率,使其獲得更好的人生進步與發展,進而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長遠發展,提升我國的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劉冬曄,彭海濤.河北省高校藝術類復合型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大舞臺,2014(11).
[2]李偉,吳燦.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以湖南商學院藝術設計工作室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0(7).
作者簡介:常嵩,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動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