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乃至定型的時期,因而在這一時期對學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課程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體系。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是公民享有的權利,也是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高中生,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應當重視自身政治權利。《政治生活》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白什么是政治、如何正確享有政治權利、如何正確履行政治義務,從而幫助高中生成為一名有政治素養的公民。
關鍵詞:三觀;政治生活;政治權利;有序;教學
在全球化背景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已經可以便捷地使用互聯網來獲得各種信息。雖然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可以利用互聯網來獲取各種信息,但是高中生的政治素養還不夠全面,對于政治權力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從普遍的意義上來說,當代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較為淡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學校教育,二是家庭教育,三是自身的認知水平。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必須要從原有的教育觀念入手,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為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礎。
一、 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一) 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民主,因而在政治生活中也更應當明確民主精神。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更應當發揮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十八大的時候就已經提出要實現國家建設的法制化目標。學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能,也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要載體與途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高中政治課程中已經融入了很多民主政治的內容,尤其是《政治生活》中,詳細的介紹了中國政治的方方面面,對于培育當代高中生政治權力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學校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除了要注重考試成績外,也更應當關注對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愛國主義情感等的引導,從而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人才。
(二) 培養合格公民的必然措施
早在十七大時期,就已經明確公民意識的相關內涵,也進一步明確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公民,但卻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思想、認知等方面都不夠明確,對公民意識的認識也不夠全面。從長遠看來,高中生的公民意識和政治權利意識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水平有著直接影響,因而如何對高中生進行正確的公民意識、政治意識教育成為很多人關注的問題。現代公民應當是具有獨立意識的自然人,有責任有擔當,依法享有權力、自覺履行義務。高中生不僅僅要學習種類豐富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更需要學習政治權利意識和公民意識的相關內容,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更加關注國家政治。
二、 當前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培養現狀分析
高中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因而,高中生的政治權力意識觀念會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構建。同大部分高中生對公民政治權利的認識來看,基本上處于表面認識階段有一定的政治參與意識,但是對于政治權力意識的認識存在一些問題。
(一) 當代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代高中生對政治權利的認識普遍不足。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高度發達,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本,更多的是依靠網絡以及其他信息傳遞載體。網絡上的信息十分龐大,知識的廣博程度遠遠超出課本范圍。但是大部分高中生在瀏覽網絡信息的過程中,更加關注的是娛樂體育等休閑內容,除了一些突發的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對于政治內容并沒有過多的關注,對于自身政治權利問題更是直接忽略了。很多高中生并不了解自己有哪些政治權利,也不懂得如何正確地使用政治權利,甚至出現漠視政治權利的現象,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而這種種現象都表明高中生對自身的政治權利認識存在問題,缺乏政治權利意識。
(二) 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培養存在問題的原因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并不僅僅是要向高中生傳達政治知識,更是一門強調了公民政治意識培養的課程,承擔了公民培養的教育任務。我國高中思想政治課標準中已經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公民意識,政治權利意識的培育更是這其中的關鍵所在。在目前我國高中課程體系中尚未開設專門的公民意識教育課程,因而政治權利意識的培育一般通過思想政治課來完成。但是,從目前我國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的情況調查來看,普遍存在認識不足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學校教育中缺乏對學生政治權利意識的引導。公民的政治權利意識是需要后天引導的,尤其是高中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性的重要時期。然后在應試教育影響下,高中教學本身就缺乏相關內容的專門課程,而在思想政治課程中,雖然有涉及不少政治權利意識的內容,但學校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理論灌輸以及考試答題方面,缺乏對學生政治權利意識的引導。
二是家庭教育的缺乏。高中生除了在校學習時間外,更多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家庭環境對于高中生性格、成長、心理等方面有重要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本身就缺乏對政治權利的認識,缺乏政治參與積極性,難以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政治意識引導標桿。
三是學生自身的漠視。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思維能力仍舊受到很多限制,缺乏社會經驗。在學習政治課程的過程中,往往知識單一的學習理論,缺乏實踐機會。僅僅憑借自己對教材知識的簡單了解以及從課外獲取的信息,難以真正理解。同時在豐富的網絡環境中,高中生更多的被娛樂、游戲等信息吸引,漠視政治權利意識的存在。
三、 《政治生活》與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的內在聯系
《政治生活》是高中政治課程的必修教材之一,從其設置的指導思想和課程目標來看,與培育高中正政治權利意識是相統一的。而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政治生活》的結構框架也與對高中生政治權力培養相得益彰,教材中用通俗而詳實的語言向高中生介紹了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社會大眾對于教材的關注,也促使了《政治生活》進一步完善。endprint
首先,從課程性質和目標來看,《政治生活》教材的修訂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培育。從本質上來說,《政治生活》集理論學習和公民教育為一體,涉及到政治觀、民主觀、國家觀等多方面內容的學習。而這其中的學習,都在強調對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的正確引導,這就說明從課程性質上已經明確了《政治生活》的功能性。從整本教材的邏輯體系來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相關理念貫穿全書,這也是在學習《政治生活》的過程中需要時刻銘記的,只有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念銘記于心,才能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各項內容。《政治生活》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有關于民主政治的問題,例如意識形態層面、制度層面等。從總體上看,《政治生活》具有很重要的學習價值,其在知識體系構成上對于當代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的培養很有幫助。
其次,《政治生活》的課程設置目標與課程設置理念也十分強調對當代高中生公民政治權利的培養。根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政治生活》應當更加關注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領,并把這種引領與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從高中生對該教材的學習反饋來看,不少高中生都認為通過對政治生活的學習,對我國以及世界各國的政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提高了自身對政治參與的興趣。除此之外,《政治生活》也十分強調實踐性,重視學生對教材的感悟和體驗。因此,《政治生活》是加強公民政治意識的重要載體。
在對《政治生活》的日常學習過程中,教材有意識的讓學生理解合法行使政治權利的過程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和政治參與態度,提高學生政治參與的能力,為學生成為真正公民奠定基礎。
四、 《政治生活》對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的培養
高中生政治權利意識的形成需要正確的引導,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當前我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幫助高中生形成政治權利意識的主要載體,學校更應當在教育過程中明確這一點,鼓勵高中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政治。
首先在課本內容上,應當進一步強調公民政治權利意識的內容。高中政治課程的設立旨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民主法治精神,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應當發揮其功能。《政治生活》中涉及大量公民政治權利的內容,教師應當深入挖掘這方面的知識,把知識形成系統化、脈絡清晰的模塊,將基本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高中生自身也應當多加關注相關信息,合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自身知識儲備。
其次,科學開展政治權利意識的學習。例如在《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習的是與公民自身密切相關的權利與義務的內容,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把這些理論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課本逐步介紹了政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的內容,可以讓高中生增加對國家運行的了解,明確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總的來說,《政治生活》整本書循序漸進的向我們展示了國家政治,在學習過程中也應當這樣有序的了解公民政治權利的內容,增加公民政治權利意識,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學習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教師的講解只是學習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靠高中生自己去感悟。在發達的信息時代,更應當學會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而不是僅僅把網絡當做娛樂的工具。到高三階段后,部分高中生擁有了選舉權,在面對選舉機會時,要合理利用自身合法的選舉權利,不能把選舉當做玩笑。只有從心底明確政治權利意識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學以致用,把書本中的知識與自身社會實踐聯系起來。
五、 結語
加強對公民權利意識的培養,從國家層面來看是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高中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讓高中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是十分重要的。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體系在公民意識培養過程中,一般側重于對公民義務的培養,對公民權利意識的涉及不夠。如果不能正確分析權利與意識的關系,那么必然難以幫助高中生形成正確的權利意識。當代中學生是不斷學習的群體,也是最具有學習勁頭的群體,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高中時期,對高中生進行現代公民素養的培育是很有必要的。政治課程在目前我國高中普遍開設,但教學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理解不夠深入。好在近年來高考政治試題越發具有開放性,對學生對發散性思維有了更多的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高原.高中生政治課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科學大眾,2017,(01).
[2]張圓圓.新高考時代:高中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培養的機遇與挑戰——基于伊寧市三中的實習調研[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2).
[3]董晨雨.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研究[J].科教導刊,2017,(03).
[4]邵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7,(05).
[5]徐璐歆.略論高中生法律意識教育的策略[J].法制博覽,2017,(05).
作者簡介:
王尋,浙江省紹興市,浙江省天姥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