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思維的發揮,從而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實現素質教學目標。本文基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以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為題,具有一定的教學探究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策略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應以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聯想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側重點,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創設和開發以及科學、創新教學理念的有機滲透,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和自主閱讀的意識,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一、 合作學習法應用于小學閱讀教學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合作學習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這一高效、靈動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師對學生全面、充分地了解,包括學生的“興趣點”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強調學生閱讀主觀能動性的激發和調動,強調寬松、自由教學氛圍的營造和開放型學習平臺的搭建。合作學習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淺析如下:
首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小組之間的互動與溝通,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充滿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欲望。
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套路有著很大的區別,教師為學生設置問題和懸念,學生通過積極地思考、分析和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而非教師機械、重復地講授和強調,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與分析學習的機會。
最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的科學引導和有效配合,更離不開各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與交流。這一教學過程是學生認知能力提升的關鍵,也是學生相互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重要過程。
二、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 合理分組,確保各學習小組人員充分發揮個人優勢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對語文教師的教學認知范疇和教學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要求教師對學習小組的成員進行合理化分配,確保各小組學習實力基本均衡,同時可以使各學習小組成員充分發揮個人優勢,展現自我風采。語文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其一,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仍沿用陳舊的示范閱讀教學形式,忽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價值和意義,對學生最佳水平學習動機的建立不夠重視;其二,語文教師應盡多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做好充分的教學預設工作;其三,語文教師應盡多地閱覽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書籍,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巧妙地利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表現,如: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程度的差異、學生理解分析能力的差異、學生協調組織能力的差異、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差異等,為班級學生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語文閱讀的自我效能感。
(二) 明確目標,教案中合理化設置小組探究性學習任務
閱讀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尤其應悉心研讀教材文本,精心設計教案,做好課堂教學預設工作,并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環節巧妙設置探究性學習任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例如,在學習《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課時,語文教師在教案中應清晰、明確地體現各教學環節和具體步驟,基于教材內容,結合生產、生活實際,提出相關的問題思考,如:你們喜歡貓嗎?有一個小女孩也非常喜歡貓,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各學習小組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自主學習:泛讀課文掌握文章大意——明確課文學習目標——精讀課文理清思路——針對問題展開探討——分享心得升華主題。
(三) 創設情境,為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與體驗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情境教學氛圍營造,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情景交融的教學氛圍,循序漸進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文學賞析能力及文學審美水平。例如,在學習《夏夜多美》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為學生播放“夏夜美景”視頻片段,讓學生在美好的視覺享受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隨后,教師進行課文示范誦讀,配合柔美、舒緩的音樂進行情境氛圍烘托;學生進入課文學習的美好意境中,分組進行自主閱讀和思考,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對課文進一步理解和剖析。
(四) 教學評價,圍繞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有效反饋信息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開展有著激勵、調節和導向的重要作用。圍繞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教學評價標準的構建,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評價的多元化,從評價內容、評價功能和評價手段等方面實現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確保評價信息客觀、全面;其二,評價的綜合性,不僅應著眼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等非量化考核因素,還應針對合作學習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反饋與評價,確保評價信息準確、及時、有效。
三、 結語
綜上可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高低與語文教師教學技能水平密切相關,語文教師應立足學生的切實學習感受和體驗,將學生的根本學習訴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多元化、多維度教學氛圍的營造,將傳統的語文閱讀課堂轉變為學生自主閱讀、自由溝通、自我表達的開放型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李玲.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1).
[2]謝士忠.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學習(下),2013,(10).
[3]彭珍萍.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以魯迅作品為例[J].祖國,2017,(03).
作者簡介:
熊洪芬,四川省宜賓市,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