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麗??
摘要: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教師會有意無意的去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樂趣,并使之持久,在教學過程中會不斷地激勵學生,使學生的學習保持在一個最佳的狀態下,這樣學生就會對語文樂學,會寫,并樂此不疲。
關鍵詞:語文;興趣;培養
筆者在十幾年的教學中,且行且思,不斷體悟著。現就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語文談談個人兩點淺見。
一、 讓學生愛上語文
讓學生打心眼里喜歡語文課本,喜歡語文課堂,就會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緒中快樂學習。我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做過如下嘗試:
1. 面帶微笑進課堂,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
華師大郭元祥教授指出:“老師的微笑是課堂中一本無字的書,老師的微笑能使學生產生愉悅,并對學習產生興趣。”微笑著,傳達的是一種自信。在講臺前,當我們微笑著看著學生,就是要告訴孩子們:“請你坐好,我有能力教好你,請你看著我。”自信的魅力,積極向上的狀態也會感染著學生不由自主地坐直身體,調整下課時渙散的狀態,聽你指揮。微笑的一瞬間你儼然將軍一般。微笑著,課堂才充滿生機。
2. 親切昵稱,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我常喊學生的小名,有時我還會直接喊寶貝,小屁孩,乖乖。放學后,孩子們滿含歡笑地對爸爸媽媽說:今天老師喊我小屁孩。他們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喜愛,更加喜愛老師了。古人說:“親其師而信其道。”自從領悟到這種做法后,我感覺我的學生們和我的關系更加融洽了。
3. 語言幽默,是課堂的興奮劑
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當我照本宣科時,沒有學生理我;當我厲聲指責時,沒有學生踴躍。課堂的不活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語言的調控不夠。采用幽默的語言,使課堂充滿笑聲,就會收獲一雙雙閃亮的小眼睛看著你,就會收獲一只只高舉的小手等待發言,就會收獲一個個出其不意的精彩答案。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老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追求較好的語言藝術,才能讓教學課堂生動活潑,妙趣橫生。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充滿了“磁性”和魅力,學生在開懷大笑中集中了注意力,接受了知識,同時很難忘懷,往往能夠銘記終身。
4. 評價,激勵學生的熱情
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一直保持在鼓勵的狀態下,我一般都會這樣評價學生:謝謝你,你給老師帶來了驚喜;你真像個小老師;你為同學帶了個好頭;你的想象真奇特;你的朗讀很動聽;你真會觀察等等。如果學生答問有偏差,我會說:“你的想法不一樣,沒關系,老師很欣賞你積極發言的表現。”我觀察到,學生在得到這樣的評價之后,表現都更加踴躍。親切評價,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增強自信心,從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更高。對學生的評價有時要委婉,有時要嚴肅,有時要熱情,有時要直言不諱。富有感染力的評價才會真正產生激勵性的效果。
二、 讓學生愛上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品質的鑄就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閱讀。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我也有幾點拙見。
1. 教會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
沒有方法,孩子們的閱讀就是被動式的接受。在我的語文課堂上,我很注重對學生進行重音、停頓、圈點、批注等閱讀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有較高的自讀能力,為進一步的課外閱讀做好準備。
2. 減負作業,布置閱讀任務
小學階段的作業大部分是抄抄寫寫,重復鞏固的內容比較多。因此,我將有些作業進行了整合,達到了減負的目的。比如抄寫生字詞,只要學生能夠聽寫正確,抄詞本就可以不寫了。將這些時間省下來,每天堅持讓孩子閱讀15分鐘,日積月累,一學期下來,每個孩子都讀了好幾本書。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也常常布置閱讀作業。現在,標準化建設為每個班級配備了400本圖書,同時我校每天都安排40分鐘的在校閱讀時間,孩子們讀書的時間更充裕了,閱讀的范圍就更大了,閱讀的興趣更濃了。
3. 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
孩子們一旦閱讀了新書,都特別喜歡和同學、老師說一說。每每有學生和我交流時,我都洗耳恭聽。如果這本書我看過,我將會和他一起探討。如果我沒有看過,我一定會聽得津津有味,并且充滿羨慕地對他說:“這本書這么好看啊,我也想看一看。”孩子們就會快活地把書借給我看。并且他們會不斷地閱讀,尋找有意思的書籍和我交流。期望我也能喜歡他們的書。
4. 開展活動,促進閱讀興趣內趨性
任何閱讀,久了沒有督促和反饋,都會讓一部分孩子喪失興趣。怎樣讓孩子們總是想閱讀呢?為此,我在班級里開展了多項活動,如:“我最喜歡的童話主人公”口語交際;“我愛馬小跳”說話比賽;《昆蟲記》知識大PK;“中國傳統文化知多少”擂臺賽;“百科全書”一站到底……大量的活動,促進了學生閱讀的內趨性,為了比賽的勝利,他們會主動閱讀,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以期獲得成功,獲得同學的掌聲和老師的獎勵。在不知不覺當中,也促進了學生的課外閱讀。
總之,教師要讓學生在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學習,讓學生在樂中求學,玩中思考,在實踐中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要充分利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輔以恰當的引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的向往,讓我們的學生自己去創造美妙無比的語文空間。
作者簡介:
潘曉麗,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蚌埠高新教育集團第三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