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按新課程理念,要完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實效,打造精彩課堂,離不開課程資源的支撐以及教學資源的支持。圖形計算器的應用,對數學課程的教與學可以說是一場革命,它具有代數運算功能、數據處理功能、函數建模功能、圖形制作功能、簡單編程功能和實驗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能。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地使用圖形計算器,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來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圖形計算器;教學思維;教學資源
信息化時代,教師要有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和新能力,不能一成不變。為更好地展示數學知識的系統成型過程,我們需借助信息技術,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使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者。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淺談圖形計算器在《線性規劃》教學中的應用。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A版數學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中3.3.2《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線性規劃的相關概念及其解法。線性規劃是用數學工具來研究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受到一定限制的情況下,如何用最少的資源,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學所學的線性規劃只是規劃論中的一小部分,但這部分內容體現了數學的工具性、應用性,同時也滲透了化歸、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起著很好的啟蒙作用。
二、 教學目標
1. 理解約束條件、目標函數、可行解、可行域、最優解等基本概念。
2. 理解線性規劃問題的圖解方法,并能應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 教學重難點
1. 熟悉線性約束條件的幾何特征是平面區域,體會可行域、可行解、最優解三者的聯系。
2. 理解目標函數的求解過程及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
四、 教學思路
1. 通過研究基本初等函數的最值來說明,函數的最值往往借助圖像的端點來加以研究,但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這個規律并不適用。
2. 借助圖形計算器,展現各種圖形的規律,并通過動態演示目標直線如何取得最值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陶維林.fx-CG20圖形計算器簡明教程[M].2010,12.
作者簡介:
黃永洪,教師,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培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