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蓮??
摘要:高中歷史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意義重大。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高中歷史課堂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主要意義,接著提出了高中歷史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具體運用策略。旨在通過于此,全面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整體成效。
關鍵詞: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應用
一、 引言
近年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在我國開展的勢頭形勢大好,伴隨著這股教育改革的“春風”,越來越多傳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呆板生硬,不愿意進行創新與變革。很顯然,這與新課改的宗旨背道而馳。新課改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變得十分盛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使用更是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高中歷史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成為業界人士廣泛思考的焦點問題之一。
二、 高中歷史課堂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主要意義
(一)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高中教學體系中,歷史這門功課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與現實生活也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融入和滲透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能夠讓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全方位提升。生活化教學理念十分關注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歷史與生活的內在關系,讓學生通過歷史這面“鏡子”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世界觀,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歷史使命感,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正面積極的人文精神。同時,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融入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的過去,在銘記歷史的過程中展望未來,形成強有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很顯然,這也是一個人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使用還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抱有飽滿的興趣進行歷史學習。歷史作為人文學科的代表之一,一些理論知識難免有著生僻和抽象之嫌。而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融入則能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寓教于樂,學習的整體成效也變得事半功倍。
(三)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能夠全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對于學生高中歷史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是十分明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高中歷史教師習慣于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而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中,高中歷史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質的轉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情投入,積極主動,主體性地位得到顯著提升。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十分富有彈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三、 高中歷史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具體運用策略
(一) 樹立正確的高中歷史教學目標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想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變得更加順暢的話,正確且具有方向感教學目標的設置是首要環節。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深挖教材內容,將蘊含于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一一找尋出來,通過生活化內容與教學內容的相互聯系,原本晦澀難懂且不易理解的學習知識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生活趣味濃郁。其次,教學目標的設置應該具有相應的層次性。第一個層次為基本要求,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即可。第二個層次為進階目標。在這個目標過程中,學生以史為鏡,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學到的歷史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第三個層次即為對學生的最高要求。在這個層次中,學生通過自己掌握的歷史技巧,全面提升自己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素養。
(二) 全面整合歷史教材中的生活化資源
在新課改背景之下,高中歷史的新版教材中蘊含的生活化元素遠比以前多了很多。在生活化理念的引導之下,全面整合教材中蘊含的生活化資源迫在眉睫。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向學生傳授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之外,還應該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同時,在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將本地的鄉土資源與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會蘊含在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識。例如,教師在進行《抗日戰爭》這一章節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一定的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參觀本地的烈士陵園。通過緬懷革命先烈的方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革命年代的水深火熱,并在此過程中珍惜現如今美好的生活。
(三) 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歷史與生活之間的距離被縮短了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融會貫通,生活與歷史之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縫連接”。其次,使用角色體驗法的方式全面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在角色體驗的刺激之下,原本與學生相距幾千年的歷史人物仿佛一下子變成了身邊的“老熟人”。在教學中,學生結合教學的實際內容進行與之相對應角色扮演,在角色的刺激之下全面體會歷史人物心境,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激蕩火花,體會歷史和生命的真諦。
(四) 在評價機制方面充分體現生活化理念
高中歷史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是一個多維度系統工程。教與學的過程再出彩,如果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評價機制作為輔助的話,生活化理念的滲透也會大打折扣。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一刀切”和“唯分數論”的方法,而是對學生綜合的表現進行全方位評價。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的生活化體驗也應該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內容被納入其中。總而言之,只有在評價中體現生活化的理念方能讓整個的生活化教學策略變得更加豐滿且立體。
四、 結束語
高中歷史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過程任重而道遠。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深刻領會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內涵與外延,全面把握教學的整體方向,讓學生在生活化理念的引導下進行更加富有成效性和趣味性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洪軍.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1):152.
[2]李敏.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5,(09):362.
[3]樊磊.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05):19.
作者簡介:
劉蘇蓮,江西省吉安市,江西省吉水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