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尤其是對高中階段的學生關注度越來越高。高中階段的學生其身心發展正逐步走向成熟,提高中學教育教學質量,將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身心發展
一、 前言
我國的歷史文化底蘊極為豐厚,語文作為文字記錄的載體,它對整個民族文化起到了關鍵的傳承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語文的使用范圍極為廣泛,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存在著極為緊密的關系。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學習基礎的高低往往取決于其語文能力水平,良好的語文知識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其他學科知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為此需要高度重視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進而促進學生的語文水平提升。
二、 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高中語文教學的授課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但是某些教師往往采用不切實際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展開教學,這種未能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教學的模式容易讓學生感到厭倦,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的激發,其學習動力也將無法得到提高,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效率大大降低。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盲目地迎合新課改教學標準,按照規定的標準要求進行教學,雖然其教學方法得到了創新,但是由于教學方法應用不當也可導致教學質量不達標。高中語文教學講究策略,在教學當中教師應緊緊圍繞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相應的教學方法選擇,但大多數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如在充分利用現代科學互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教師通常會忽略了學生的
學習接受程度,而源源不斷地向學生“輸送”知識、灌輸理念。雖然高中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均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仍有部分學生無法跟上多媒體變化的速度,長此以往,學生一般會產生厭倦的學習心理。
三、 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具體策略探討
(一) 提升語文教師的語文水平,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既是學生的知識傳授者,又是學生的學習生活引導者,教師的語文專業水平、教學能力水平、基礎理論水平、綜合素質水平高低等均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語文教材是教學的工具,也是學生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理解和熟悉教材內容。在教學之前,教師應先熟悉教學素材內容,基于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要求基礎上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進而更好地將語文知識內容和信息傳遞給學生,繼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水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提升。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則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展開教學。比如某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悲觀、自卑心理,在學習中一旦遇到困難時極不愿意主動地與同學、老師溝通、交流,這不僅會拉大教生之間的距離,還會影響學習效率和質量。鑒于此,教師在課下應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從而真正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和困惑,進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 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學習若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欲望很難被激發,當然這里所提到的學習氛圍其涉及內容較多,如學習熱情、課堂活躍程度等,但是當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仍比較傳統,語文教學課堂氛圍差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課是常見的教學場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其教學質量比較低,大部分學生未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課堂中,未能真正地發揮學習的主體職能,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狀態,因而學生很難在被動的學習環境中收獲知識。語文教學容易陷入枯燥、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如何打破這種尷尬的教學局面成為語文教學中面臨的一大挑戰。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學習,為此教師應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語文教學,盡可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如文字填詞大賽、成語接龍、語文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或者讓學生根據課本的文章內容進行角色分組表演,讓學生充分體驗和感受文本人物的心理活動、情感變化等,繼而讓學生在課堂活動參與中不斷提高自我學習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最終從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面以及語文素養。
(三) 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學習熱情等均不相同,而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而是采用“統一”的標準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這種脫離實際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是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發展與學生的閱讀水平高低存在直接聯系。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但是在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并未注意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繼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閱讀”即要求學生多讀、多看、多想、多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加強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繼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水平提升。
四、 結語
語文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階段必修的基礎性課程,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吉瑋瑋.突出激趣教學實現“三個轉變”——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激趣[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12):38-39.
[2] 呂丁信.高中語文課堂趣味性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42.
[3] 陳娟.淺析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求知導刊,2015,(24):58.
[4] 李海斌.探索如何將創新性與實用性融入高中語文作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136.
作者簡介:
蔣百祁,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