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宇莉??
摘要:批注式閱讀是具有中國文化意蘊的閱讀方式,是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的研究方向,與教學改革中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理念相一致。從當前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情況來看,學生讀書時很少會動筆批注,或是學生沒有讀書時動手作批注的意識,這與新課標所要求的閱讀教學理念存在較大差距。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意識,指導學生實現個性化閱讀,不斷積累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法;應用
一、 引言
從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可以看出,在閱讀過程中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批注式閱讀法作為一種有效閱讀的閱讀方式,切合當前語文課程標準理念要求,具有創意性、個性化等特征。
二、 批注式閱讀與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概述
批注,自古就有,詩評、文評等各種文體形式的批注在不同朝代獨樹一幟,批注式閱讀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包括基礎性批注、感受式批注、聯想式批注、賞析式批注等,用不同的符號勾畫不同文本在閱讀過程中的不同意義、或是以批語、注解等形式寫在書的頁眉、邊角等位置,可以說批注帶有個人主觀色彩,具有一定的反思性。
小學批注式法作為眾多閱讀方法中的一種,其重點在于“批注”,要批注些什么,如何批注等都可以反映出批注式閱讀法的獨特之處,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閱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的培養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生活經驗、情感經歷等與文本進行互動交流,從不同的角度或是層面感知、理解、欣賞、評價,學生在此基礎上對文本內容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推廣應用批注式閱讀法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是有利的,一篇文章,對不同的讀者而言,會有不同的感想,千人千面,而對小學生而言,批注式閱讀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各種感官,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 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法實踐應用分析
(一) 批注與品味,激發興趣
閱讀需要長期堅持,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寫寫畫畫,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體悟記錄下來,對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感知文章有很大幫助,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和品味,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語言文字背后的魅力,對語文學習產生更大興趣。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批注式閱讀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從日常教學入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批注式閱讀習慣,將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詞語等進行標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習慣這種閱讀方式,一直到高年級學生理解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師可以再將這一閱讀方法的理論要點、閱讀技巧等教授給學生,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漸融會貫通,進而對批注式閱讀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小學語文中對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實行階梯式培養,使學生從認識理解到樂于接受、習慣批注,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清晰明確地指導學生怎樣在新課預習過程中預習批注,同時根據學生批注練習情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嘗試批注,將自身閱讀感受與書中的語篇語句等結合起來,內化成自我積累。
(二) 批注與聯想,培養發散思維
想象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能力,鼓勵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能力。在閱讀文章時,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展開聯想,通過語言文字或是畫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想象,這種知識遷移對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如在學習《望天門山》一課時,教師可以圍繞這首古詩,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提出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來調動課堂教學氣氛,如“同學們喜歡出去游玩嗎?你們都去過哪里?”,學生會結合自身經歷展開討論交流,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經歷,經過這一課堂導入式的討論,進而引出課堂教學內容,從作者李白介紹入手,結合之前語文教學中學生接觸過的李白的作品,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李白的游歷向學生作一簡單介紹,進入到故事學習,通過課堂開始的問題,課堂氣氛被調動起來,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融入到課堂機教學之中,在學完這種古詩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根據古詩中所描繪的情景畫成一幅畫,這一過程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鞏固的過程,學生通過對每一句中所描繪內容進行分析,將作者所描繪的景象呈現出來,這一形式的批注能夠讓學生更為生動形象地感知詩人筆下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有效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能力。
(三) 批注與寫作,讀寫結合
批注式閱讀是以一種簡短的寫作形式將讀者的感想記錄下來,同時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寫作素材和靈感,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可以對文本的寫作技巧、寫作方法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借鑒模仿,不斷積累形成自身寫作素養和寫作技巧。批注式閱讀中學生批注的內容有所不同,如有的學生會在學習山水風景文章時,對文化描繪性句子批注:“這里的景色真美,以后我也要去看看。”而有的學生也會在一些故事性文章中批注:“做事情要多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從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學生在深層思考層面逐漸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也是學生感知能力提升和情感升華方面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批注式閱讀情況,結合所學內容,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仿寫,通過這種練習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批注式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真正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
四、 結束語
批注式閱讀法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有著積極作用,符合新課標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鮑宗武,黃華瑛.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浙江教育科學,2016(5):34-36.
[2] 陳紅梅.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方法的認識與實踐[J].讀與寫旬刊,2016,13(9).
[3] 張露.談談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方法的認識與實踐[J].關愛明天,2016(3).
作者簡介:柯宇莉,福建省晉江市張前小學。endprint